武术礼仪案例分析(2)

时间:2021-08-31

3、以京师六合门为例阐述传统武术礼仪的具体内容

  3.1见面礼:平时见了长辈、朋友、同辈人要站直,两手放在腿两侧,上身微微向前下躬,同时问好。同辈与朋友可行抱拳礼,问好。您好。抱拳时右手成拳,左手五指张合于右拳外,五指抱住右拳。

  3.2懂礼:见了祖师或师父的灵位,或其他门派的挂像等,都要上前站直,行鞠躬礼。上身向前躬身30度以上。

  3.3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曹凤岐先生讲,师父(马玉清)和师兄曾讲过,师爷刘凤山,字彩臣,带着吾师马玉清,字小泉,去尚云祥先生家,互相问安后,师兄二人落座后,马玉清先生才上前行礼,问师伯好。站在师父的侧面。哥俩聊天、喝茶。过了有时,尚云祥先生说:“傻小子干吗老站着呀?”其实早就知道,那边坐。马玉清先生,这才谢师伯。坐下,但不能从实靠坐,坐了椅子一个角。

  这时尚云祥先生才讲,小子很有规矩,今天你不是来了吗,我要传授你形意拳。

  3.3形体礼,在练武场或友人场地。习练者入场后,要行鞠躬礼,或抱拳礼。再向后退三步,叫让位,一是让君位;二是让师位;三是自己之位。如六合拳、形意拳起势,要面向东南站立,这叫左文、右武,不能面南背北,坐北朝南是君位,所以要让君位,如臣、民盖房都要朝阳(或叫抢阳),房都多少偏东南点。坐北朝南有欺君之罪。家中摆坐也如此,不摆正中之椅,都要摆八仙桌左右。在练功场地,不能坐着、聊天或吸烟等,正式场所,要穿传统民族服装(中式装),或武术服装。若是下朋友场子练,要向对方练,对对方尊敬,有指点、请教之意。

  3.4称呼,称师父不能代姓,代姓是官称,是客气之礼之称。如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中徒弟称谓老师,都要叫师父。

  3.5形体礼仪,携兵器(器械)时,要侧身双手送上,不能正面递兵器,有犯上之意。接兵器时,要站直,双手接,这是对师父、对您的艺业(兵器)的尊重。

  3.6礼仪的盘道,初次见面,同是武行人,问朋友、先生,顶过贴吗?踩过红毡子吗?香火多高?要是形意门的,要讲传承四十个字,凡称师父的字,称头上顶着斌字辈,双手过头,怀中抱着黄字辈,双手抱怀,脚下采(为得采,得徒弟之吉)的是族字辈。对方就知你是那门、辈份。形意门四十个字。武尚海江深穆斌黄族强仁义似天重 慈悲如万量 礼让从长进 儒道逊宗光 谨守圣贤钵 傅华亿兆良。

  老师讲六合门,本门辈份,按下列诗句排序:“仁厚尊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真”。八卦掌辈份有诗曰:海福寿山永 强毅定国基昌明光大陆 道德建无极。

  3.7拜师礼,准备地点、供品、师祖神位(初始先祖,如岳飞)。祖辈的遗像。请本门人,武术好友,引门人等事宜。

  3.7.1请祖师。有院子,在院子里,可踢腿或宁旋子后,单腿下跪(左曲膝,右膝着地香举过头顶,口称:请祖师面向西方。如在厅、房内,要开门窗,对着门或窗户行尚书礼。

  3.7.2上香,身体直立,把香插入香炉中。

  3.7.3三拜九叩,按辈份先后拜,身体直立面对祖师牌位,双手掌合实,举过头顶,下落胸前,为拜,继之单腿下跪(左曲膝,右膝着地),然后双膝跪下,双手掌、小肘平放于地,与肩同宽。连续向祖师磕头,三次为磕。然后站起,重复做磕头动作两次,共三次。即为三拜九叩。

  3.7.4拜师礼,师父上座,弟子上前,单腿下跪(左曲膝,右膝着地),双手把拜师帖举在头顶,师父接过,双膝跪下,给师父磕三头,给师娘磕三头,礼成。

  3.7.5起身站直,听师训,师父讲本门的渊源与流派、门规。与长辈见礼,平辈见礼,武林朋友见礼等。入了师门为徒弟,不入师门为学生。

  3.8师父教学与指点,师父一是为徒弟传授本门中的一切,传道解惑就是教育、培养、修身道德理念,以及处事哲学。武不善做,即随便之意,严格规矩,做任何事。例如收徒、授徒、遇事、动手比试等。

  徒访师、师访徒。访:访问、寻找、打听。而且师徒有缘分,十年学艺,三年出徒,出,是可以的意思,现在讲实习了。访是慕名之访,而投名师;名师是访来的、拜来的、叩来的。老师是明理的,有传授、传道、解惑之师。不是有权、有势,是名人就拜,心术不正焉有成。更有甚者,几十代之传,自五服未知,焉能知他。

4、道德教育是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

  首先是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武术界都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强调“凡吾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崇扬武德”。在儒家看来,尊师所以重道,既是知识德行的根本,也是修身的基础。《中庸》说:“修道之谓道。”教即是修道。从习武者的角度讲,这个“道”大约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训练意义上的听从师父在传技中的种种要求和吩咐,循序渐进;二是伦理意义上对师父本身的敬重,不得等级逾越。为此,许多拳种无论在行为抑或观念上都强调师道尊严,并制定了各家简繁不一的许多门规戒约。

  其次是对习武者提出的种种道德要求。“尚礼崇德”是古代侠士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如“武以德立”,“武以德先”。武术界历代各门各派的武学大师都十分重视武德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实际制订了许多今天看来仍有意义和作用的武术礼仪规范,以端正武风。

  最后是要谨慎择徒。可以这样认为,谨慎择徒是一个道德标准,它也是通过武术礼仪教育所折射出的涵义。儒家主张克己正身,以君子的标准授徒择人,其理想人格是谦恭待人,含蓄不露,严于律己,稳健温和,宽于待人,胸怀坦荡。儒家文化的这种人格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突出表现是中国武术各门派对授徒无一例外地严于择人,这是传承武术第一关口。

  总之,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既包含儒家文化思想,也涵盖了习武者的侠肝义胆的伦理道德,传统武术礼仪不仅是在冷兵器时代,每个习武者都要遵守的规矩;也是我们现代习武者遵从的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传统武术礼仪之所以流传下来,证明他的存在价值,所以,中国传统武术礼仪要靠我们现代习武者,很好的继承下来,同时也要更好地传播下去。参考文章:《浅析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教育》作者:毛海涛黄利华 蔡清顺

  (注:作者简介:赵辉,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六合拳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武术六段,2009年3月21日,参加北京市武协举办的,北京市“鲲鹏杯”传统武术比赛,获得男子成年组少林拳第四名。

  2009年2月至5月主持编写北京六合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同年,先后被评为宣武区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3月20日,参加北京市武协举办的,北京市“兴武杯”传统武术比赛。获得男子成年组短器械第一名、少林拳类第二名、长器械第六名。

  2012年4月14日,北京市武协举“2012年北京市传统比赛”,获得男子成年组长器械第四。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市武协举“第九届北京市国际武术邀请赛”,获得男子E组传统拳金牌、传统单刀银牌、传统枪术第四。

  2013年4月13日,参加北京市武协举“孙剑云杯传统武术比赛”获男子成年其他拳第二名,双器械第八名。

【武术礼仪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1.酒店礼仪案例分析

2.有关武术的作文:练好武术

3.关于武术的作文:中华传统-武术

4.我爱武术

5.论武术

6.对武术的热爱

7.武术与武打

8.涉外商务礼仪之交谈礼仪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