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礼仪的技巧常识(2)

时间:2021-08-31

  社交礼仪技巧四、眼神礼仪

  (一)人际交往中的注视范围

  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着对方。但应使目光局限于上至对方额头,下至对方衬衣的第二粒纽扣以上,左右以两肩为准的方框中。在这个方框中,一般有三种注视方式:

  a公务注视

  一般用于洽谈、磋商等场合,注视的位置在对方的双眼与额头之间的三角区域。

  b社交注视

  一般在社交场合,如舞会、酒会上使用。位置在对方的双眼与嘴唇之间的三角区域。

  c亲密注视

  一般在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等亲近人员之间使用,注视的位置在对方的双眼和胸部之间。

  (二)注视角度

  在酒店服务中,既要方便服务工作,又不至于引起服务对象的误解,就需要有正确的注视角度。

  1.正视对方

  即在注视他人的时候,与之正面相向,同时还须将身体前部朝向对方。正视对方是交往中的一种基本礼貌,其含义表示重视对方。

  2.平视对方

  在注视他人的时候,目光与对方相比处于相似的高度。在服务工作中平视服务对象可以表现出双方地位平等和不卑不亢的精神面貌。

  3.仰视对方

  在注视他人的时候,本人所处的位置比对方低,就需要抬头向上仰望对方。在仰视对方的状况下,往往可以给对方留下信任、重视的感觉。

  (三)注视时间

  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1、重视。2、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四)注视部位

  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社交礼仪技巧五、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社交礼仪技巧六、交际注意事项

  (一)社交中的病态心理

  1、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2、排他心理: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3、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4、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6、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7、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8、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二)在交际中令人讨厌的八种行为

  ① 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不予关心,从不感兴趣;

  ② 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浅的话题,及一无是的见解;

  ③ 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④ 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⑤ 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⑥ 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⑦ 以自我为中心;

  ⑧ 过分热衷于取得别人好感。

  (三)社交“十不要”

  1、不要到忙于事业的人家去串门,即便有事必须去,也应在办妥后及早告退;也不要失约或做不速之客。

  2、不要为办事才给人送礼。礼品与关心亲疏应成正比,但无论如何,礼品应讲究实惠,切不可送人“等外”、“处理”之类的东西。

  3、不要故意引人注目,喧宾夺主,也不要畏畏缩缩,自卑自贱。

  4、不要对别人的事过分好奇,再三打听,刨根问底;更不要去触犯别人的忌讳。

  5、不要拨弄是非,传播流言蜚语。

  6、 不能要求旁人都合自己的脾气,须知你的脾气也并不合于每一个人,应学人宽容。

  7、 不要服饰不整,肮脏,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反之,服饰过于华丽、轻佻也会惹得旁人不快。

  8、 不要毫不掩饰地咳嗽、打嗝、吐痰等,也不要当众修饰自己的容貌。

  9、 不要长幼无序,礼节应有度。

  10、不要不辞而别,离开时,应向主人告辞,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