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称呼礼仪常识(2)

时间:2021-08-31

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若不了解交往对象的具体职务、职称、学衔,有时不妨直接以其所在行业的职业性称呼或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它多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一是以其职业性称呼相称。在一般情况下,常以交往对象的职业称呼对方。例如,可以称教员为 老师 ,称医生为 大夫 ,称驾驶员为 司机 ,称警察为 警官 ,等等。此类称呼前,一般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以其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例如,对公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人们一般习惯于按其性别不同,分别称之为 小姐 或 先生 。在这类称呼前,亦可冠以姓氏或姓名。

二、生活中的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合理,一方面不可肆意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煞有介事,不然都会弄巧成拙。职员在生活中所常用的称呼,大致上有以下三类。

1.对亲属的称呼

  对亲属的称呼,早已约定俗成。其关键是要使用准确,切忌乱用。不过,有时为表示亲切,也不一定非得符合标准。例如:儿子对岳父、岳母,儿媳对公公、婆婆,均可称为 爸爸 、 妈妈 ,以示自己与对方 不见外 。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称呼朋友、熟人时,既要亲切、友善,又要不失敬意。大体上应区分下列三种情况:

  一是敬称。对于有地位、有身份的朋友、熟人或长辈,通常应当采用必要的敬称。

  对长辈或有地位、有身份者,大都可以称之为 先生 。其前,有时亦可加上姓氏。例如, 吴先生 。

  对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人士,以及其他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成就者,往往可称之为 老师 。同样,在其前面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 郗老师 。

  对同行中的前辈或社会上的德高望重者,通常可称之为 公 或 老 。具体做法是在其称呼前加上对方的姓氏。例如, 杨公 、 夏老 。

  二是近亲性称呼。对邻里、至交,有时亦可采用 大爷 、 大妈 、 大叔 、 阿姨 等类似的称呼。它往往会给人以亲切、信任之感。此类称呼前,还可以加上姓氏。例如, 许叔叔 、 马大姐 、 于阿姨 等。

  三是姓名性称呼。在平辈人之间或长辈称呼晚辈时,朋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对方姓名。例如, 卫理 、 唐芳 、 刘微 ,但晚辈却不宜如此称呼长辈。

  有时,朋友、熟人还可只呼其姓而不称其名,仅在前冠以 老 、 大 、 小 。具体做法是:对年长于己者或平辈称 老 、称 大 ,对年幼于己者或晚辈称 小 。例如, 老高 、 小陈 。

  对关系较为密切的同性或晚辈,朋友、熟人之间还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其姓,例如, 之怡 、 志强 、 一萍 ,等等。但对异性却一般不宜如此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