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礼仪 实用知识点

时间:2021-08-31

  为什么有蜜月之旅?

婚庆礼仪 实用知识点

  ——“蜜月”(Honeymoom)一词的由来起源自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三十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

为什么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

  ——古罗马的新娘为了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必须由人拖着越过新居的门槛。此外,民间还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

退场可以不打招呼

  参加婚礼的来宾如果有事可以提前退场,不必专门和新人打招呼,因为婚礼上来宾往往比较多,不可能一一照顾过来,来宾出席了婚礼,把自己的祝福送到了,也见证了婚礼就可以了。

  婚礼是不说结束的,通常情况下客人退场应在什么时候呢?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以新娘娘家客人退席为标志,其他宾客也就可以退场了。这时候,宾客也不用一一与新郎新娘打招呼,因为他们要应酬的人依然会很多。

来宾新人敬酒时别拉着说话

  新郎新娘挨桌敬酒时,有些客人可能自觉和他们的关系较近,或为表示对新人的关心,常会拉着新郎或新娘说很长时间的话,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做法。首先,来参加婚礼的都是新郎新娘的亲朋好友,不能这样分出亲疏远近来;其次,新郎新娘要应酬的是全场的客人,不能在一个客人那里花太多时间,冷落其他人;最后,新郎新娘挨桌敬酒主要是为表达对来宾的谢意,让大家分享自己的甜蜜幸福,说太多与此无关的话题与婚礼的氛围也不符。如果想和新郎新娘多聊些别的话,还是以后再找时间的好。

新婚禁忌知多少

  在结婚的过程中,有不少传统留下来的禁忌,大家不妨参考一下,不用过份迷信.

  (一)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二)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三)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四)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如肖龙者.

  (五)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六)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七)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八)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越厉害越好.越哭越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九)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十)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

  (十一)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到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十二)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十三)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十四)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

  (十五)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十六)新娘子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

  (十七)归宁当天,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要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十八)新婚四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十九)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全攻略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