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城乡规划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时间:2021-08-31

  一、20**年城乡规划工作基本情况

  (一)以“富美**”为目标,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抓好总体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法定程序在多种媒体进行规划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目前已上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待研究同意后,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加强对各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南靖县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诏安县已完成总体规划报批成果。指导漳浦、云霄、长泰、平和完成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评审及报批;并指导云霄、平和、长泰开展县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相关工作。

  推进专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心城区2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截止10月底已经完成绿道网、郊野公园、产业布局、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危险品仓储布局规划、古城历史街区综合体保护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控制导则、水城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燃气专项规划、户外广告规划、夜景规划共计13项规划项目。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公共艺术规划及重要节点设计、防灾体系专项规划(抗震防灾、防洪排涝)、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5项已完成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任务。其余竖向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绿城”规划、商业网点及物流园区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加油加气站规划、防灾体系专项规划(人防、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9项正开展前期工作,明年全面完成任务。

  完善村镇规划。今年全市重新编制规划的行政村395个,目前已编制完成177个,已开展编制140个,还未开展78个已基本落实了编制单位,力争在年底全部完成任务。对去年完成的347个村庄规划各地进行质量自查,下一步我局将组织审查。13个省、市级试点镇加快推进控规全覆盖,目前角美、岩溪、杜浔(古雷新港城)、靖城、港尾、铜陵、四都、火田、常山等9个试点镇已完成控规全覆盖,郭坑镇正抓紧编制,坂仔和丰山2个试点镇未开展工作。所有试点镇均已编制完成 “三个一城市设计”,正逐步实施中。我局牵头组织“美丽乡村”博览会规划设计展,展示我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成效,推广具有闽南风格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全力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为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推行派驻乡镇责任师试点,我局派一名注册规划师驻南靖梅林镇。

  (二)以“宜居城市”为导向,优化城市功能配套

  引导“三城”建设。“绿城”规划。提出构筑五个层次的园林绿地系统,重点是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社区绿化五个层次绿地规划。加快完成县绿道网规划。目前,城区滨江的20公里绿道全部贯穿(西溪亲水公园绿道16公里、江滨绿道4公里);碧湖生态园4公里绿道已建成;荔海公园绿道已建成8公里,配套服务设施已基本完成。城市片林建设也正在推进中。“水城”规划。提出打造“以水为脉、蓝绿相依、串珠成链、城水交融、活力共享”的独特风韵。目前已规划研究水上交通工程12.6公里及配套的沿岸停靠码头。“名城”保护。《**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查,经修改完成最终成果,已上报省住建厅审查。与芗城区共同编制完成《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总体规划设计》及《古城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推进“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示范片工程”的建设,完成延安南路北段(太古桥至台湾路)东面街立面修缮项目、中国共产党福建临时省委旧址修缮及周边整治项目和中山公园南门入口改造项目。

  解决“三难”问题。一是行车难。强化城市综合交通。提出中心城区采取“改善旧城交通,改造重要节点,拓展城市框架,疏解对外交通”四条措施,做好今年市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服务,其中城市道路共31条,28.5公里,改造重要交叉路口3个,过街人行天桥2座。完成九龙大道(万达综合体周边区域)交通改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做好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启动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及支路网规划。二是停车难。完善停车场设施规划。规划建设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加大主要公建及周边区域停车供应,缓解中心区停车矛盾。重点解决市医院、市中医院、江滨花园等区域停车难问题。已初步选址了市卫生局、中医院、新浦路、闽南批发市场等地点作为中心城区机械式立体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近期建设的启动点。三是活动难。对市区九龙公园、胜利公园、中山公园及江滨公园等,利用其边角地或者草坪等,挑选若干处进行简单的改造、铺设硬地,新增符合中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地,增加活动空间。充分利用街头广场、空地进行配套建设,限制车辆停放,提供作为中老年人集体活动场地,市区已规划10个点。建设26处城市片林:芗城区12处,龙文区12处,圆山新城2处,总面积约593.55亩。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完善设施配套。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牵头《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含文化设施、中小学布局、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建设年活动,做好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规划服务,配合市人大、政协相关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配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配合市铁办开展轨道交通专项研究,确定线路走向及站点的位置,并对周边用地开发进行研究;做好厦漳同城大道规划服务;参与厦门港总体规划论证;参与国道319改线规划方案论证等;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编制236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推动都市大公交发展策略。

  (三)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做好战役、竞赛工作。一是城市综合体竞赛项目。为加快进度,帮助业主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城市综合体,我局领导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4次到全市15个综合体建设项目竞赛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并分别在漳浦和长泰组织召开两次现场推进会。针对15个竞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我局提出许多指导性建议,为建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15个竞赛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5.22亿元。1-10月累计投资97.5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15.64%,超序时进度132.31个百分点。年度计划建筑面积施工量122.94万平方米, 1-10月累计完成施工量163.46万平方米,占年度施工量132.96%,超序时进度49.63个百分点,在所有竞赛项目中暂居第2位。二是城市建设战役。我局共负责16个项目,总投资共计6236万元,2013年投资4856万元,截止10月下半月完成投资418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93.5%,超时序进度10%以上。年底可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13.2个百分点。

  做好规划审批审查。继续推出审批机制创新举措:通过招拍挂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用地红线图由10个工作日压减为一日办结。实行前后台工作人员AB岗联动服务机制,确保服务对象到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不落空”、“不脱节”,在96123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不迟疑”,方便企业群众咨询。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截至10月底,荣获中心授予 “流动红旗”共4面,3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服务对象赠锦旗10面,满意度评议100%。截至目前,共办理许可(审批)件数254件。许可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36.46万平方米。牵头联审17次。同时我局在**中心城区率先启用省住建厅统一制式城乡规划审批“菜单”用表格式。对修规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程序作了调整,简化和完善告知单,对具备受理条件的申报项目在规定承诺期内办结。完成项目审查52件: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的民生设施改善工程(芝山公园改造项目)、公共场馆建设工程(体育场、福乐家园、游泳馆等项目)、教育配套工程(龙海市九湖镇中心小学、市第九中学等项目)、住房保障安居工程(东裕花园二三期建设等项目)。

  做好培训及信息管理工作。一是8月我局与市住建局联合在东山举办城乡规划住建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培训活动,20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更新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规划建设系统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上新层次。二是初步建立**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审批子系统)。主要是围绕地下管线资料的利用,主要包括了地下管线信息的GIS浏览、查询、统计、规划数据导入和分析等功能,为使用地下管线信息的各相关部门提供直观、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规划决策的各种地下管线资料等。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我局网站加强对政务信息及热点问题公开,对一些较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通过网络、报刊等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加大公众参与规划力度。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等草案,在审核(上报)之前进行事前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四是加强公众互动。网站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共收到各类咨询建议等700多条,比去年增加10%,网站月访问量近20万人次,专栏总点击量已达10多万人次。公众较关注的问题以转办单的形式转发具体承办单位,今年来共办理19件转办件,如“碧湖生态园建设与不足的建议”、违章建筑投诉等,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