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范文(2)

时间:2021-08-31

 二、2015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6以内,查处“两非”典型案件3起,奖扶对象确认及时率和注销及时率均达100%,统计准确率达98%以上,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6%以上,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早孕随访率和妊娠结局随访率均达85%以上,创建一批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和计划生育星级示范村(居),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二)工作思路:扎实夯基础,坚持抓经常,合力求实效,整体上水平。

  (三)工作方式:日指导,旬督查,月整改,季考核。

  (四)工作措施:继续开展人口计生工作“抓基层、抓基础”活动、计划生育星级示范村(居、社区)创建活动和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社区)创建活动,切实强化“五抓”:理直气壮大胆抓,突出重点扎实抓,讲究方法善于抓,保证力量常态抓,全面部署统筹抓。

  1.理直气壮大胆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2015年是计生卫生机构改革的关键期和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过渡期。由于宏观政策的调整、计生卫生的合并,导致不少群众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要全面放开了,导致了一些同志思想上有波动、行动上有迟疑,实际上大家要看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一个是《宪法》确定计划生育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仍然没有改变,第二个是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没有改变,第三个是“一票否决”制没有改变。这“三个不变”决定了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我们要举全县之力抓好的工作。尽管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但这是在大的政策前提下作出的适当调整,所以大家要认请形势,并不是说改革了、合并了就可以放松了、歇脚了。2013年,我县在湖南省县域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九名,大家要看到,县域综合实力按照“经济总量、人均均量、经济运行质量”进行评分排名,桂阳作为XX市第一人口大县,人均均量对我县保持“全省十强”的影响力不能忽视。我县计生工作仍然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提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仍然任重道远。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标准更高了,任务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如,人口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且数量巨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为难点;“二元”户籍管理体制被打破使计生管理对象的成份更加复杂,服务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和依法行政的严格规范导致计生行政管理手段弱化,村级干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仍然存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压力有增无减;广大群众对计生优质服务和利益导向有新需求、新要求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分析,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习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为我们理直气壮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全面部署统筹行动,把计划生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切实做到理直气壮大胆抓,营造浓厚的计划生育氛围,积极探索新时期计生工作规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桂阳实现“融入大郴州、加速新跨越、聚力建小康、争当郴州起飞的排头兵”的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突出重点扎实抓。一是抓好优质服务。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要求,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计生优质服务,科技工作力求准确、实在、可靠、有效,提升优质服务质量、效益和群众满意度。加大宣传服务力度,全面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5800对,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爱心助孕”工程,县财政按有关文件规定向这些家庭计划怀孕夫妇发放生育补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依规做好计生手术并发症鉴定治疗和病残儿鉴定工作,助力和谐家庭建设。二是抓好依法行政。稳妥实施“单独两孩”等现行生育政策,采取法律、经济、政治等手段依法综合治理生育秩序,充分发挥县法院计生合议庭的作用,加大依法强制执行的力度,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和违法生育成本,确保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建立健全计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执法监督制和持证上岗制等制度,加强政务公开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确保每起计生行政执法案件做到征收主体和程序合法、调查取证真实完整、适用法律法规正当准确,杜绝假案错案、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将社会抚养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和使用社会抚养费,确保65%以上社会抚养费用于计生利益导向;卫生计生、公安、药监等部门和单位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标本兼治力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正常。三是抓好利益导向。严格按政策规定条件和实施程序准确实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奖扶、特扶和计生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等政策和我县“23条计生利导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实惠,有效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进一步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动态调整扶助标准,创新扶助项目,重点做好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计生手术并发症人员等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工作,在生活、养老、健康、精神、生育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关怀关心,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3.讲究方法善于抓。新形势下推进计生工作需要我们创新工作思维和方式方法,每项工作都要找准切入点,把握关键点,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常态化推进,精细化落实,提升工作整体水平。一是创新宣传教育。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整合社会和部门资源,开展多样化、多层次、人性化的计生宣传教育工作,让计生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注重个性化宣传,充分调研、准确把握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群的不同需求,围绕“单独两孩”政策、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依法行政、优生优育等重点内容,提供群众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服务,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要注重新媒介宣传,通过信息网络、有线电视等新媒介,采取发送信息,播放公益宣传片等新形式,扩大计划生育宣传覆盖面。要注重面对面宣传,利用春节、元旦、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假日深入车站、集市、村(社区)开展大型宣传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二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区域协作,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长效机制,做好padis系统和智能客户端信息的监测应用、交换处理,提升XX县驻XX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流动人口“一盘棋”服务管理水平。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和要求,县乡村三级积极与物业、单位、企业、业主委员会等沟通协作,常态化开展全员流动人口清查服务活动,做好信息采集录入、均等化服务、流动人口维权等工作,实现计生服务管理无缝覆盖,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落实“生育关怀”、免费计生技术服务、免费办证等6项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优惠措施,关爱计生家庭“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主动为他们解决最关心的困难和问题,让更多的流动人口感受到党的温暖。三是创新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合同管理。乡镇(街道)与已婚育龄妇女签订《XX县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合同书》,明确双方权利和责任,打造诚信计生,做好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孕情监测和生殖健康普查,提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和群众健康水平。

  4.保证力量常态抓。一是加强县乡计生队伍建设。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中,整合优化卫生计生工作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稳定人心,稳定队伍,稳定工作。特别是要重点加强乡镇(街道)计生专干、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统计员、法规员、流管员和计生协专职人员的配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振计生干部精气神,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二是加强计生协会工作。健全计生协会组织,发挥计生协会在落实计生基本国策中的独特作用,创新开展生育关怀、计生系列保险等工作,更好实施幸福工程、“三结合”等项目,落实好计生惠民政策。扎实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星级示范村(居)“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一批示范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推动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和经常性工作开展,促进计划生育民主自治,为开展计生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三是加强村组计生工作。村组是计生工作的前沿“阵地”和落脚点,村组计生干部是抓好计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我们计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设一支敢于抓、善于抓、高素质的村组计生工作队伍,直接关系到计生工作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村(居、社区)支部书记或主任每月下旬主持召开组计生信息员例会,总结当月计生工作,汇总当月人口出生等信息,研究部署下月计生工作,促使组计生信息员常态化做好信息采集、上报、宣传、随访、服务等日常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等计生统计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计生宣传服务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制定统一的《村(居、社区)计生工作服务手册》。同时,要保障村组计生干部待遇,确保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

  5.全面部署统筹抓。面对计生卫生合并和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必须统筹各级各部门的力量齐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和创新,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将计划生育工作成效作为综合评价部门、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工作实绩、干部政绩及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计划生育职责。要求各乡镇(街道)制定组计生信息员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组计生信息员履职情况。为此,在每季度对乡镇(街道)计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排名时,增加考核内容两项:一是村(居、社区)支部书记或主任每月下旬主持召开组计生信息员例会情况;二是各乡镇(街道)制定组计生信息员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组计生信息员履职情况。党政一把手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要重点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人、财、物等重大问题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棘手问题,各级各部门计生干部要合力履行计生工作职责,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转型发展。二是强化督查指导。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各级各部门履行计生工作职责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促进计生工作常态化落实到位。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乡镇(街道)、计生综治部门党政一把手掌握计生工作情况、贯彻落实省市县部署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和所联系村(居、社区)计生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考核。同时,省、市、县督查通报情况一律纳入县级计生工作年终考评。人口计生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两级和计生综治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协助做好计生业务工作和经常性工作,帮助查摆问题、研究对策、抓好落实。三是强化综合治理。健全计生综治工作考评机制和计生综合成员单位协调议事制度,促使各级各部门充分履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努力在全县形成“党政统筹、部门配合、村(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的计生工作综合治理格局,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推进,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各计生综治单位要在利益导向政策落实、信息互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等方面统筹协调,合力攻坚,提升工作水平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