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信息科工作计划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书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你所见过的书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科工作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科工作计划 篇1

  在过去的20xx年上半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其他科室的协助配合下,信息科稳步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信息科始终以维护各科室信息系统和硬件稳定运行为重点,及时响应各科室的故障维护,努力减少故障发生率、降低故障等级和故障持续时间,在20xx年上半年,信息科共接到各科室电话7000余次,排除维修电脑故障100余次,打印机故障1000余次,软件问题700余次,排除网络故障200余次,排除服务器故障10次,安装或重装应用终端300余台次,有效提高了职工和患者对信息科服务的满意度。

  一、通过与医保接口对接顺利完成医保、新农合系统合并与HIS系统的调整工作,顺利完成第三代医保卡报销程序和硬件的升级,使门诊、住院患者实时通过HIS系统结算,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及时兑现医疗补偿费用,畅通就诊渠道。

  二、结合医院先有信息系统(HIS)与建行合作推出医院自助服务设备,可以满足病人对于医院的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充值、收费项目、检验单查询打印、信息查询等需求,减少病患排队时间,帮助医院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医院日常营运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缓解排队问题、改善患者体验。

  三、顺应工会要求,为职工谋福利,上线食堂刷卡系统,方便本院职工解决吃饭问题,同时改善了食堂管理,得到了食堂和本院职工的一致好评。

  四、各科室全面启用二级材料库,很好地满足了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效地控制了常见的关于医疗材料管理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等现象,有效的控制了成本,减少医院支出,又控制了卫生材料收费中“少用多收”现象,降低了病人医疗费用,使卫生材料在临床科室的收、支实现了统一,确保了每一件材料的来源、去向明确,更加便于医院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五、完成启阳院区病房楼四楼机房的改造。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技术发展,老院区四楼原机房已不能满足病房楼的需求,通过重新规范布线和机柜的更换,地面铺设实现机房的整体改造,满足病房楼科室的网络需求,也使信息科对机房的管理方便有序。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线绩效考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的进 程加快,结合审计科,财务科需求用先进的绩效管理理设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医院对职工绩效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医院各科室效能,增强个人积极性,提高医院竞争力。

  二、推出微信预约挂号等在线服务,实现患者利用微信远程预约挂 号,检验、体检报告的查询住院费用的查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有效改善我院就医流程,减少病患排队时间,全面提升我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后续将开放职工微信,实现院内通知、工资查询等功能,推进医院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三、实现启阳院区病房楼的无线的改造。启阳院区无线由于设备陈旧等原因无线信号差强人意,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将于下半年进行无线信号设备的更换,及无线AP的检修、替换和增加,为临床科室无线查房提高更好的技术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信息科要继续提高认识,增强自身业务水平,做好其他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技术支持工作,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信息科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领会新的课程标准

  学习领会信息技术学科新的课程标准是我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迫切需要的,也是非常必须的。新的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价值、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只有了解了新的课程标准,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贯彻新的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

  2、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提升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要求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发展。

  3、加强专业学习,与时俱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作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功能的软件层出不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知识补充、更新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建设,也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的知识储备,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

  4、紧抓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进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信息技术双重价值的具体体现,是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上学期我市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新学期将在有条件的学校,继续开展计算机与各类学科进行整合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