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2019年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2012年,是承前启后、高质量完成学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第二个年度计划的一年,我校以区、镇2012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构建全新思路,全面提升“执行力”。以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为主线,创优管理,完善机制,从而,实现学校教育规范、和谐、快速、科学的发展。特制定本计划。并在开学前下达全体教职工。

  主题词:校园文化建设年

  关键词:责任 规范 执行 完成 提升

一个中心: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两种意识:

  1.时时在变化、处处在更新、人人在进步的责任意识;

  2.以特色打造品牌、以文化提高品味、以师资促进发展的意识。

五个重点:

  1.读书、写字教育工程全面推进。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抓实“四育”工作,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

  3.借标准化学校创建之契机,全面完成学校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

  4.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5、国学教育全面深化。

八项指标:

  1.100%的师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2.学生品德行为合格率100%;师生违法犯罪率“0”。

  3.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以上。

  4.适龄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100%;残疾学生入学率100%;小学生辍学率“0”。

  5.三级课程开课率100%;课堂教学合格率100%;学科教学合格率95%。

  6.学校重大事务、经费管理公开率100%。

  7.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率“0”,安全隐患整改率100%,安全教育开课率100%,安全演练率100%。

  8.年度教育督导、育人、教学、等各类评估保持区良好以上水平。

抓实五项工作:

  以人为本,抓实“四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全面展开校园文化创建工程。

  依照“十二·五”规划年度实施刚要,周密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性蓝本,紧紧围绕学校品牌创建的核心内容,制定项目及分步目标、责任机制。

  1、 全面、稳步、深入推进国学教育,以原有版本国学经典为主要教材,进一步拓展诵读内容,修订已开发教材,做到规范完备,并着眼于教谕性和启智性。分年级、学段设置目标,严格规定诵读时间,方法,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组织实施。做到管理岗位责任明确,评价指标明确。

  同时,深入推进“读书、写字”教育工程。并将此项工程长期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结合镇联校举办的现场观摩、经验研讨、考核评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方法,我校要立足于教师学生成长、学校持续发展的长远思路,制定完善学校方案,将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年度“读书、写字”实施计划认真完成。学校以“使书香、墨香充满校园,让读书、写字成为全体师生的终生习惯和爱好,”为长远目标,通过激趣、导读、导思,进而达到导行、导写,让师生们在读书、写字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学校还将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评价考核等管理运行机制,长远规划、细节落实。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培养师生的读书习惯。定期向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推荐图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书籍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学校将在开学三天内陆续下达修订后的“国学教育经典诵读年度实施方案”、“读书、写字活动计划”、“读书、写字竞赛评分标准”。以上三种资料由学校政教、教务处共同修订并通过全体教师会议学习、讨论后定稿。学校还将制定购书计划,及图书阅览制、晨读管理责任制,晨读岗位监控制。

  晨读分年级必读(背诵)教材:《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书店发行)《三字经》、《弟子规》、《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宋词》《古诗文》(校印)分年级推荐选读书目将于2月15日下发。

  2、创新校园文化载体。进一步丰富“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广播的精彩形式和内容、将“每周一曲、每周一文欣赏”及“历史上的今天”、等内容纳入广播栏目。创办校园文化专栏、校报校刊、继续做好“四化”、“四好”、“四节”活动和“三名进校园”工作,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同时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为学生成长创设优雅和谐氛围。

加强班级管理,抓好“一训六风”建设,提升班主任及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构建师生全员参与、协同管理的班级管理机制。完善“亲情工作室”,规范班级档案建设。继续组织开展以爱国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等为主题的班级教育活动,继续落实“班干部轮换制”、“四好活动”、“人生梦想”设计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导师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要结合实际,注重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训六风”(六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文风、考风)重点做好“十大习惯”(十大习惯:即文明礼仪习惯、诚实守信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健体习惯、卫生习惯、热爱劳动习惯、勤俭节约习惯和遵守规则习惯)。“学生一日生活十项常规”(学生一日生活十项常规即:⑴佩带领巾、⑵见了老师问好、⑶校内文明用语、⑷校内纪律自律、⑸卫生习惯养成、⑹课堂学习习惯养成、⑺作业按时完成、⑻同学互帮互助、⑼好人好事、⑽帮助家长。)

  以学论教,着眼课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严格实行课程表备案管理制度、课程开设“一票否决制”,确保所有学校课程开设率达100%。进一步巩固音、体、美、综合、校本、计算机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构建一批科技、艺术、语言、人文类的学校课程,确保地方校本和校本课程落到实处。加强学生职业渗透教育,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行为,提炼经验。

  首先,进一步完善三规范、三结合、一限期管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组织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当堂检测环节过关考核。其次,是继续把设问导读、当堂检测质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两大抓手,并将两大环节纳入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是继续加大以学案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通过模式研究、运用引领教师课堂转型,促进课堂质量提高。

  第四,是继续加强课标考试、小组合作、备课环节管理、一本通等管理行为的研究,推广先进经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第五,是加强优质学科教师、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力度,树立典型,引领发展。

  2、加大重点年级、重点学科、重点教师的跟踪监控和指导力度,实现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进一步修订完善监测方案与体系,强化分析反馈和对症指导,积极探索以监测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的质量监控机制,提高质量监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加大教科研力度,继续完善教研活动备案制和验收制两项管理制度,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开展。加强学校教研博客的管理,提高网络教研质量。

  关注全体,综合施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