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工作计划(2)

时间:2021-08-31

四、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要遵循“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2、集体备课要注意灵活性。每个单元要重点研讨单元中的主体课文,也可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灵活制定集体备课内容,突出灵活性、实效性,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3、要做到超前备课。各备课教师在明确了每次的备课内容之后,先于一周进行个人备课,

  要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策略、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口中有引导”;

  “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预设”;

  “四精”即“精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思路、精心挖掘问题、精心设计作业”。

  4、集体备课要防止一言堂。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讨论的时候积极主动,集思广益,博取众长。集中讨论时,主备人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建议,不可主备人一言定论,一人定教案。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三】

  集体备课为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我校初三年级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

  1、增强备课实效,创新教学研究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3、促进校际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集体备课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先听再集体备课,也可以先集体备课再听课,还可以交流各位老师的教学心得,还可以对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走出去,积极参加市区及周边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或者请进来,邀请领导、专家来校做讲座或指导课堂教学。保证备课质量,及时记载活动内容,随机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四、工作管理

  1、备课组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写好说课稿,提出教法建议。

  3、严格考勤制度,备课组成员要按时参加本组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

  4、按备课内容,同组互相听课评课,评价备课实用情况。

五、备课流程:

  个人研究——集体交流——修正——重点跟踪——交流反思

  1、个人研究: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或本次研讨主题。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或对本次研讨主题进行梳理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的见解。

  (2)辅备人的职责:要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2、集体交流。

  (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课的导入、活动安排、小结、板书设计等)或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修正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备课教师综合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教案修改,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最后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

  4、重点跟踪:通过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落实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5、交流反思: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上课教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写出心得,指出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以后的集体备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