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约主题班会策划稿

时间:2021-08-31

  篇一:班级公约 主题班会稿

班级公约主题班会策划稿

  班级公约 主题班会稿(一年级上册)

  班级目标: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

  1、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要请假。

  2、讲文明,懂礼貌。尊敬老师, 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热爱关心班集体. 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

  3、讲卫生,勤剪指甲,爱惜课本。爱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 不在课桌凳、黑板、墙壁上乱涂乱画,保持教室内外卫生.

  4、 爱护公物,不踩草地,不摘花和树叶。爱护班级的一桌一凳,不随便走上讲台,不玩老师的教具,损坏公物要赔偿.

  5、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吵架、不打架,借了他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拾到东西要交公或归还失主。

  6 、下课时应准备好下一节课的用具和书才出去活动,不能追逐打闹、不能在教室内大声喧哗,走路要静,说话要轻。课间休息,注意安全。

  7、 课前三分钟应快速回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

  8 、上课时起立要站直,坐下不乱晃,两脚要并拢,头正身要直,不做小动作。上课要专心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要响亮。读书要整齐,作业要工整,独立完成,学会检查。

  9、值日要负责,爱护清洁工具,注意及时摆放整齐。

  10、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集合做到快、静、齐。

  11、 放学后马上离开学校,不能在路上玩耍。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吃零食,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12、回家后自觉、认真完成作业,并让家长签名,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13、自己准备上学的学习用品,早上到校马上交作业给组长,不欠交,不迟交。

  14、学会阅读,每天听或读一个故事。

  15、学习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记录成长的快乐。

  16、读书、写字姿势正确,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

  小朋友们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遇到老师先问好,同学相见说声早。 上下楼梯不乱跑,遵守规则向右靠。看见纸屑弯弯腰,爱护环境要记牢。 上课听讲要认真,积极发言勤思考。作业书写要工整,按时完成及时交。 下课不追不打闹,文明玩耍就是好。人身安全很重要,小朋友们要记牢。 要想玩耍上操场,场地宽大最理想。楼道栏杆不要趴,容易掉下被摔伤。 打球台和升旗台,千万别去上边玩。一不小心掉下来,不是摔伤就磕坏。 电器插座别乱动,开关不能瞎摆弄。洗完手要瞅一瞅,龙头拧紧你再走。 节约水来节约电,人人都该来遵守。家校都不玩火柴,一不留神闹火灾。 小朋友们要注意,安全第一别忘记。只要大家齐努力,平安快乐学习好

篇二:班级公约制定与实施的反思

  班级公约制定与实施的反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代中学生,青春年少,活泼冲动,对于他们来说更需要规则的约束和规范。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几乎所有班主任都会制定与实施一套班级制度,以塑造学生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但必须承认的是,不少班级的制度建设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有的甚至形同虚设。2009年以来,我校启动了“塔里木油田职工子女教育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就班级公约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以下就是我们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所进行的研究与反思。

  一、从班级制度到班级公约的转变

  班级公约是班级全体成员都应自觉遵守的一种约定。我们认为,它与“守则”、“制度”、“规范”和“条例”等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后者在约束和规范学生方面全面、系统、规范,但却数目繁多,加之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一般不大为学生愿意接受。比如,在我校某班教室墙面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生守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生行为规范》、《巴州中学生行为规范》、《班级规章制度》等各种规定和制度共124条,约6000字,这其中重复的较多、空洞抽象的不在少数,别说让学生们去记忆,就连学一遍也得好几节课。而且,从内容来看有些条款距离学生和班级实际较远,学生们认为这是教育方单方面强加给他们的,于是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而班级公约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形成的约定,紧密联系学生班级生活,学生更愿意接受它的规范。制定简练明了、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公约大有必要。

  二、班级公约的特点

  在我校,针对班级公约的研究先从几个实验班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到所有各个班级。基于本研究的理念设计,结合老师们的实践探索,我们归纳出班级公约区别于以往班级制度的新特点,主要有:

  (1)结合班级实际。以往的班级制度具有大一统的特点,也就是说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使用的班级制度差别不大,没有充分照顾班级的特点。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班级公约是以班为本的,是基于班级实际的,旨在解决班级管理实际问题的。借鉴学校发展规划领域通行的SWOT分析方法,我们先是分析了本班在学习、课堂秩序、班风、师生关系等方面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不

  足)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挑战),接下来明确当前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据此形成相应的公约和对策。

  (2)充分讲究民主。民主意味着各种利益相关者有机会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首先,在班级现状分析阶段,我们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全体任课教师的意见,对班级实际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准确识别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其次,在班级公约制定过程中,我们召开主题班会进行研讨,研讨中既有学生的参与,也有任课老师和家长的参与。第三,在班级公约实施中,学生、家长和教师都积极参与,每个任课教师和家长都有责任监督公约的实施。

  (3)公约内容不仅仅面向学生。班级不仅是学生和班主任的,也是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为了能充分体现平等和参与原则,我们在班级公约中不仅要设计规范学生行为的条款,而且在以学生行为规范条款为主的同时,也包含对任课教师和家长进行规范的条款,而且都是有要求、有奖惩。比如,有班级在公约中规定,学生课前要把学具准备好,做好课前准备,而如果任课教师没有准时候课或没有准备好教具,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4)公约是动态变化的。班级是动态变化的,同一个班级在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问题,所以,即便是基于班级实际制定的班规,也要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换而言之,班主任要经常性地对班级实际进行评估,明确当下班级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班级公约的作用,提出班级公约调整的建议,使之始终与班级实际相符合。

  (5)简明易用。传统班级制度通常不仅条款多,而且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自然也就难以成为行为的指引和反思的依据。在班级公约中,我们强调以班为本,要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但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最主要的问题,由少至多,所以班级公约要简明扼要,条款少,且有可操作性。这样的班级公约才便于理解与实施。

  三、班级公约的制定与实施:以初二(5)班为例

  初二(5)班是我校本轮班级管理研究的重点班级。在这个班里,我们进行了一些重点探索:

  (1)制定过程真正民主化。在班级公约制定之前,我们先召开一次班会,对照“创建文明示范班级条件”找差距。学生们自己主持班会,经过讨论、分析,最后采用投票表决方式确定当前班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①课堂纪律不

  够好;②课间打闹现象较多;③有些学生班级卫生值日不够负责;④课前预习不认真;⑤文明礼仪亟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们群策群力制定了公约草案,提供给每位家长和任课老师,请他们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才表决通过并开始实行。学生们感受到公约是自己制定的,又体会到它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和进步,于是积极遵守和认真践行,收效良好。

  (2)班级公约少即是多。少即是多翻译自英文“Less is more”,意思是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不贪多求全,从少数准则出发,逐个解决问题,准则越少越好。在初二(5)班,我们根据新理念制定的班级公约没有搞大而全的系列条款,只是根据班级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相应的公约条款。比如,初二(5)班在09年9月份制定的“九月公约”只有6条,分别是:课堂专注,课间守纪,坚持预习,不发脾气,勇于认错,不影响他人。这种简练的班级公约便于记忆,也易于实行。学生们每人用小纸片写下来,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时时提醒自己遵守约定。

  (3)公约根据班情动态变化。在初二(5)班,班级公约每次定6条,每月更换一次内容,下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九月公约在实行一个月后,课间纪律有所好转,打闹现象明显减少,通过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发现做事磨蹭在班里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同时,课堂纪律也还亟待进一步改进,于是十月班级公约更换成新的6条:课堂专注,做事迅速,坚持预习,不发脾气,勇于认错,主动做家务。十一月公约也做了微调,主要内容是:课堂专注 ,静心学习,尊敬师长,不发脾气,勇于认错,认真写作业。

  (4)加强实施与反思。班级公约确定之后,我们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评评,强化实施与监控环节。在每个月底,全班同学进行公约履行情况总结。在总结中,学生既要谈自己本月公约的履行情况和需要努力的方面,也要对下月公约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了鼓励和强化学生遵守班级公约的行为,班主任对遵守公约或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并由该同学担任公约执行的监督检查员。有些学生还自主开展反思,在桌角写下本月“我的进步”及“需要努力的地方”。

  四、效果与反思

  自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展班级公约探索以来,我校多数班级都遵循民主原则,在班里制定了班级公约。这些公约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描述方式,不再采用“禁止”、“不准”等指令性语言,而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如,“我们决心做到”、“我们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规则是”。这些公约还改变了以往大一统的形象,每

  个班级都在分析班情的基础上形成公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唱主角,任课教师和家长都有参与的机会,使之能针对班级实际,解决班级问题。目前,很多班级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班风班貌的变化也带来校风校貌地转变,家长、社区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也在提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及促进学生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班级公约本身需要根据班级实际动态调整,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持续互动和努力。这对班主任的民主意识、沟通能力、需求识别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将和所有班主任们一起继续努力,探讨以班级公约为契机的新型班级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