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3

  XX年是xxx教育集团在党和国家新一轮办学政策引导下,加快实施战略性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公司“xx”教学发展计划目标,衔接“xx”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xxx幼儿园绿地校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各项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的重要一年。过去的一年,在校区领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科学指导下,在广大同事和众多学生家长的大力协助下,在所有可爱的小朋友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中六班的教学工作,按照年初目标计划,得以圆满完成。现在,我就XX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寓教于乐、因材施教,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成绩喜人。

  作为一名xxx教育集团的学前英语教师,我时刻以“为学生、为学校,就是为自己”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特别注重运用广大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提问式、启发式、民主讨论式、有奖竞答式等学习方式,将原本苦涩的课本知识转换到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文化中来,通过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向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设计出适合各自身心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活、观察中理解、认识和消化的相应课后社会作业。通过一年以来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情感交流。同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广大家长和社会人士,对我们xxx教育事业的赞誉和支持,全面实现了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共赢!

二、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努力促进广大幼儿健康发展,全面成长。

  在和宝宝们一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看着宝宝们一天天开开心心的健康成长,我感到由衷的`喜悦、满心的欢喜,对宝宝们的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嘻嘻言笑,更是有说不尽的骄傲与自豪。每当看见有学生停止了往日的活跃,或者若有所思时,我会上前主动与其交流,或与家长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对个别思想波动比较大的同学,我都直接到学生家里进行情况了解,了解学生的异常原因,并协助家长积极予以处理。当然,除此之外,我也会经常的用电话联系家长。可能是我联系的比较多,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使得后来许多学生的家长,经常主动提前打电话给我,这样更加有益于推进和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他们尽早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三、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千方百计实现人身安全零事故发生。

  XX年,发生的针对幼儿的报复社会事件,以及令人撕心裂肺的多起幼儿园校车事故,对我们广大幼儿工作者而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因此,进一步提升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在此期间主要从学生的在校安全、来校和离校的安全、学生的饮食安全等方面,苦口婆心的逐一加以引导和培养。如某些学生喜欢打闹,我便找寻资料,让学生明白,在小小的教室里,不能这样的玩游戏,这不仅很容易碰到教师里的桌子和椅子而受伤,也容易让教室的灰尘变得满天飞,从而影响同学的安全健康。同时,积极主动的和家长沟通,注重学生来校路上的安全,放学后,我每天都在班级,或教室门口,叮嘱学生离校的安全,直到安全送走最后一人。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艰辛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也是骄傲的一年。我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于我所钟爱的幼儿教育事业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xxx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承诺。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4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生物教师应该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来指导日常教学。

  一、实验初期情况

  1、课程标准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三个维度”。知识方面:除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基础知识外,要求对“社会·科学·技术”部分有所了解。能力方面:一改以前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只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时时关注环境、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界、关注自身健康。

  2、教材结构上发生了重大转变

  初三生物教材改变了以“生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编制,取而代之的是“动物·细菌·真菌”部分内容。在教材内容安排上,降低难度,注重“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对单纯记忆的知识做了大量的精简,如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等,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上提高了要求。

  3、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提倡师生双方通过平等交往、自主学习、共同发展等活动,使教师由重“知识传授”转为重“学生发展”,变重教师的“教”转为重学生的“学”。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方面对教师来说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

  4、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依照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从视、听、说、触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爱不释手,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活动的机会增加了,这对学生来说也不太适应。

  二、试教过程中的主要工作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带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素质。

  2、教师培训

  我们生物组初三两位教师参加了烟台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培训,认真听取了专家的讲座,观摩了几位教师的新教材示范课。期间,教师们采用录象、实物、模型、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启发学生学会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3、教研方面

  我校生物组教师认真钻研《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新课程下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按照学校的要求定期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的讲评。教师们的水平普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通过课程改革发生的变化

  1、师生角色定位,关系融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演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是导演。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知识,在实验中发现和认识规律,将知识潜移默化。教师不规定统一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多种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师生关系融洽,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做,挖掘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意多鼓励学生,多对学生说“你很不错”“非常棒”“真聪明”等。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也许我们想不到一句小小的鼓励会给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课本上的探究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实验一下,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加对学习的好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讲、讨论、辩论的方式,引导他们去收集资料,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成功感、自豪感。

  3、生物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生物就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象心血管疾病、爱滋病、克隆、免疫-----我们耳濡目染了很多,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体现在导言中,而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利用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引申来导入知识,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用实物或直观教具演示、做示范;也可以借助寓言、典故、传说,以故事的形式开讲;或者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者问题学习。我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用知识服务社会,最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4、注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师是不是仅仅教“教材”中的那点知识?不是的。教师要努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比如:学生问“吃了发芽的马铃薯属于真菌性中毒吗?”我虽然知道答案,但吃了发芽的马铃薯为啥会中毒呢?我上网查阅,才明白,发芽的马铃薯内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生物碱,食用量多了会中毒。教师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信息和资料。其次,可以让学生利用参观动物园、博物馆、与长辈交流等机会收集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脑力程度存在差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对学生的照顾有时不够到位。照顾大多数学生时,优生没事干的情况也存在。在讨论过程中,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多,致使这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另外,新教材文字少,要讲的内容不多,到底要讲多深多透,对教师来说,也有些困惑。

  2、学生方面

  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有些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上课懈怠,不集中精力学习,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终生学习的教育。教师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时,有些学生表现不积极,或者不敢发言,教师应该多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由于学生自身的惰性,不少学生惯于听教师讲解,懒于思考,这也使得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贯彻多少会发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