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发言稿

时间:2021-08-31

课程教学发言稿范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你写发言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教学发言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教学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年来,我校以建设“和美校园品质教育”为引领,以“质量、管理、作风提升”为抓手,强化质量意识,在今年中考中,高中升学人数、职业教育录取人数均创我校历史最高水平,继续保持全市乡镇第一名。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

  成绩来源于全校教职工的不懈的努力,更来源于制度的落实和管理的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一、三课联动,提升学校品质

  学校全力抓好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三课联动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一)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通过研讨、培训、检查、评价等方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提升课程开设的质量。贯彻地方课程的开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都实行“主题引领,模块推进”的方式推进,目前我校已开发了生活实践类、乡土民俗类、学科拓展类三大系列14门课程,课程开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注重自主参与、个性选择、实践体验,满足了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学生们的需要。尝试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研究与实践,为我校学生发展注入了阳光和活力,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开展研训一体化课堂改革

  我校以教育局的“3443”课堂架构模式为理论依据,以我校构建的“一案三步”主体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构建了基于云平台下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名师引领示范课、教师全员达标课”等课堂教学系列展示活动,研究各种课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同时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磨课”等形式,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全力聚焦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真正实现了“让课堂成为一种研究”。

  (三)实施小微课题带动

  学校重视小课题研究,制定了《课题研究行动指南》,倡导问题即课题的科研思路,以小课题研究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有效教学”这一核心,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实现由普通教师到名师的迈进,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来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三研并举,增强研究实效性

  (一)直面中考,抓好“考研”

  认真组织考试各环节,严抓考试命题与成绩管理,提高考试实效性。抓好考后的教学质量分析,建立学生成绩跟踪分析报告册,分析到每个学生,找出问题,制定可行的改进措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析课程标准,加强“题研”

  紧密把握中考命题的动向,以中考命题方向为指针,加强对初中学业考试近三年试题的分析研究,确保不出现遗漏知识环节现象的出现。与西张中学、羊祜学校三校分工合作,了解各单元考点类型、命题重点,以及下一步的命题方向等,进行细致分析,形成双向细目表,并提出下一步的复习策略,连同课标内容一并打印成册,指导复习工作。并依据学科特点,让各学科都构建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授课模式,努力实现一科一模。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研”

  学校分层次确定工作重点,抓好学生分层教学。我们全面深入研究学生,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点。明确目标,分类推进,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分年级确定了工作重点。六七年级:重基础、抓习惯;八年级:急追赶、防分化;强化中坚,加强中等生的优化工作;九年级:定目标、明任务、抓分层、强管理。根据学生学情,建立学生分层档案,抓好各层次边缘生,增加优秀生群体数量。针对后进生实施评价拉动。重视后30%学生的提升,加大对后三分之一学生的考核力度。通过人生规划教育,帮助他们选择发展方向,杜绝辍学流失现象的出现。

三、三大协作,增强团队向心力

  (一)学科协作。调整评价方案,实行学科“捆绑式”考核,树立“荣辱与共”的大学科教学观。以“捆绑式”考核为指针,引领教师把集体备课内化为一种日常的自觉行为,创设良性竞争的互动机制。针对薄弱学科,采取跟进式管理、定期调度、研讨等形式,促进了薄弱学科的转化提升,实现了学科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班级协作。班主任统一协调好班级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实施班级教导会制度。经常性地进行沟通,把好学生的脉,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辅计划,促进班级学科之间的平衡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三)校际协作。与羊祜学校、西张庄中学结成三校联盟,形成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师生共赢的教研新常态。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组长定期进行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整体进步。三校联合竞赛,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当场颁奖,激励优秀生的拼搏竞争意识,提高了三校的成绩及学习氛围。

  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牢牢地树立“管理要上新水平,成绩要有新突破”的理念,乘势而上,攻坚破难,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新跨越,谱写泉沟中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课程教学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新课程之路。记得大学老师第一次教我们新课程改革理念时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他到一所学校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一个小白点。老师问:这是什么?国外的孩子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天上的星星,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小虫、这是树上的甜果由于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而有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而在我们中国,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问题却引起全班同学一片茫然。

  在老师的追问下他们才齐声答到:这是粉笔点!教室里没有一点杂音。这和国外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位学者继而说到:当今世界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只有身体,脑袋靠别人。一类是头脑国家,也就是他们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嘿,而你们中国就属于那类躯干国家,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头脑国家。我们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听到这样蔑视的口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深深地知道如果我们所经营的教育再不改革,我们将延误下一代,将被时代所抛弃。

  可喜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在我们翘首期盼下走进了校园。新课程改革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渴望的课堂。“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性评价”……等等这些新的理念让我感觉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然而当我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走向教学岗位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时,却突然不知所措了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既要体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目标时,我总是手忙脚乱,在兼顾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成绩时我总是顾此失彼。回首自己的新课改之路,有艰辛有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

  记得有次我精心的准备一节精品课时,想把我所学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那篇课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我设计了采访各国外交代表人物的话剧活动,并安排学生排练,可是上课时虽然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却偏离了原本的教学方向,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后随着对课改的进一步理解,我反思意识到尽管我安排了话剧表演,但都是我事先安排好的,那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什么区别呢?后来再一次有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我真正的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结果学生的展示让我惊讶连连他们绽放了出乎意料的光芒。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和不断学习中,我觉得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寻找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寻找最适合这一课使用的教学方式。

  课改教人深思,实践催人奋进,让我们继续乘着课改的东风,在教学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