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同学的探究活动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相关的观察计划,然后通过展示出不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体形、翼、肌肉、骨骼特点等方面是如何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同学们对鸟类并不陌生,而且很容易查找到有关鸟类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在上课以前我让同学们进行了充分准备,包括有关鸟的图片、模型、甚至还有描写鸟的诗歌、散文等,课堂上让他们得到充分地展示。同学们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不少同学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不知不觉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他们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体验探究”的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往生物课堂上一贯的以老师的陈述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解决了学生缺乏自主体验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积极主动参加知识形成过程,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充分配合。“体验探究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唤起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本节知识理解性较强,因此采用探究教学和直观教学法。通过设疑引入,观察图片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探究观察,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加深了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节教学也发现一些不足

  (1)在课上回忆上节知识时,不用再写在黑板上以便节省课堂时间。

  (2)在课上首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回答“为什么鸟适于飞行”之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效果更佳,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

  (3)课堂活跃但疏忽了没举手的学生,应主动提问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更活跃。

  (4)主动走到同学中,使课堂气氛融洽,轻松。声音更洪亮些。

  在以后还要多听听课,向老教师请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通过对《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这节课的讲解,有成功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1、这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去完成探究活动。首先布置学生课前去观察探究,保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一步探究昆虫适于飞行生活结构特点。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观察与思考进一步去探究,并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过录像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主动积极参加知识形成过程,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充分配合。。我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成功之处是,在处理“观察与思考”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独立对照着翅的类型填写上相应昆虫的名字,并让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翅非常相似的昆虫给予他们正确的指点和准确的归类,不要怕学生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这要求自己进行充分地备课,既要充分备好教材,又要备好学生,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课堂理念。

  2、在概述节肢动物的特征时,我先出示一组节肢动物的图片,让他们自己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之处,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节肢动物的特征。、本节课主要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举例说明动物的活动可能跨越多种环境。这节课我主要采取让学生观察与思考,认真分析昆虫与功能的适应性,由具体的昆虫特征归纳总结出所属门类的主要特征。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让学生列举动物生活环境的不单一性实例来理解动物活动可跨越多种环境这一生物学观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与备课设想一致,学生都能分析归纳出问题的实质,教学效果较好。

  3、在讨论昆虫的翅和鸟的翼的共同点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太急于得出结论,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不足之处的补救措施,我认为应当引导学生从哪些动物水中生活陆上产卵?哪些昆虫是水中产卵陆上生活?哪些脊椎动物是水陆两栖生活?既引导学生归纳出了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又能让学生理解许多动物的活动可能跨越多种生活环境这一生物学观点。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空中飞行的动物》的教学反思

2.空中飞行的动物同步练习题

3.空中课堂教学反思

4.《我在空中飞》教学反思

5.初二上册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测试题

6.空中课堂教学反思

7.《动物过冬》教学反思

8.动物朋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