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必备】说课稿模板合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范宝娟,来自洛阳市二十一中学。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给女儿的信》。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程序、说课外延伸四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作者通过童话,委婉地告诉女儿: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

  2.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爱情观,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2.理解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学会懂得爱,珍惜生活,成为真正的人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学无定规)

  (一)教法

  1、讨论质疑法。

  2、探究法。

  (二)学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课外阅读又空前丰富,现在偶像剧、言情小说铺天盖地,与其让它们告诉学生什么是爱情,还不如用那些谈论爱情的佳作来告诉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教育理念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高尚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尊重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选择。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各个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并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达到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导语(多媒体播放《爱情是什么》歌曲):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

  (1)动量定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学难点:

  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

  4.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量定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质疑、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

  补充录像资料以及瓦碎蛋全的演示实验、模拟建筑工人安全带的演示实验

  录像:排球击球动作要快、铸铁打磨时速度要快;篮球接球手臂后缩、跳高运动员落地垫厚垫子、体操运动员落地都要屈膝,

  图片:“勇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过程的一组图片,易碎品运输过程。

三、教学方法

  应用实验导入法、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来探究动量定理。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共同探究;定性和定量应用动量定理。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

  为了保证建筑工人高空作业时人身安全,我们选用什么样的安全带比较好。结实的钢绳还是结实的弹性绳?

  演示实验:模拟建筑工人从高空坠落分别系弹性绳和无弹性绳的对比演示实验(要挑选软度合适的橡皮泥做实验)

  (两次物体都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两次绳长相同)

  实验现象:用弹性绳的那次橡皮泥完好无损,另一次橡皮泥被铁丝切成两半,断面非常整齐,

  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第二环节:建立模型推导动量定理

  此时,学生有了对力、时间、动量、冲量的初步感性认识,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到理性认识。

  引导学生建立模型,物体的运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物体自由下落同样的高度,获得同样的动量,第二阶段,经过一定的时间动量减为零

  讨论第二阶段过程中,力的冲量和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论:动量变化相同时,时间长,力小

  推广,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杯子落到水泥地上碎,落到地毯上就不碎;从高处落地都要屈膝;跳远前要松沙坑。。。。

  这些说明动量和冲量之间一定是有联系的,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么?

  设一个物体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在同方向水平恒力F作用下,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t=mv2-mv1。

  变力作用下动量定理还成立吗?

  利用传感力和速度传感器当场测数据,

  让小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向固定的力传感器运动,测出小车撞击传感过程中小车受到外力-时间图像,速度传感器测出次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

  分析数据发现:碰撞过程中外力的总冲量与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几乎一样。

  所以,变力作用下,动量定理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