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这是两则猜字的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猜谜语寓知识性、趣闻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课、本单元的特点,制定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

  1、认识“相、遇”等5个生字。会写“字、右”等5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总结猜谜语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学目标、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伙伴。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求知欲望强、对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的东西感触深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问题探究、直观教学等方法开展教学。

【说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灯谜开始,引入字谜。老师今天啊,是和同学们玩猜谜语游戏的,大家有信心猜出这些谜语吗? 告诉学生,“今天这堂课,是玩猜谜语游戏”,意在扫除学生对于学习和上课的负重感、疲惫感,为本课打下一个轻松而活泼的氛围。提问学生是否有信心,更利于煽动学生的热情。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具有表现力,学习热情即时便可高涨。 随即提醒学生仔细听,教师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抛出3个谜语,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由学生一一猜出,并给猜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加分。3个谜语不难,给了学生足够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小组竞争的形式,更是把形成性评价运用到了实际课堂中。

  这么多的谜语都没有难到大家。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个猜谜语的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认真读,会观察,跳出谜面想一下,谜底就在话里藏”(生跟读)。有了这些小窍门啊,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今天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而教师在传授这篇课文时的特色就是要在简单之中制造不简单,尝试着在快乐的猜谜语活动中交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运用。

  二、 整体认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反复的读,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谜语——“读”占鳌头。

  本则谜语,很简单。通过自由读、分男女读、加上动作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顺利地猜出谜语。如此多层次的各种读法,让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 在学完谜语的时候,更是总结猜谜语的规律——认真读,展开想象,猜出谜语,学习生字。把充分读谜语的机会交予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只需借机点拨关键点,让学生能自信、自学、自读、自赏、自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要给学生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自主学习显现出来的个性能得以张扬。

  2、单独再学习生字词。

  通过情景识字,古文迁移识字等多种形式识字。

  3、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教师讲解,学生说一说,教师范写,学生临写,练习等形式学习生字。

  但是在教学结束后,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课堂把握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显得没有感染力,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不够,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本课堂中来;教学机智缺乏,遇到学生不在自己的想象中时,处理得不是游刃有余;教学评价语言还是缺乏,只是泛泛而论……但是,这是一堂给予我许多启发和帮助的课,也让自己从很多方面有所感悟。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2)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自我介绍这一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闯关等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等。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小数点的自我介绍让他们明白小数点在小数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2)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以听“孙悟空棒打妖怪”故事,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从故事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听故事的良好习惯。(3)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等等。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等等。(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节课,我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我会填,我真行——我会辨,我真棒——我会说,我真牛这样的多层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查漏补缺。

  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

  我以总结孙悟空招收的徒弟,将课堂推向高潮,再以《小数点的悲剧》这一故事警诫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6、说板书设计: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到 左移 . 右移 扩大到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

  位不够 0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