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美术教学反思8

  时间飞逝,从实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了,我觉得我的实习时间过得非常快。在这段实习时间里我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绞尽脑汁地去思考,怎么去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我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社团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等,学生对我的美术课兴趣非常浓厚。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的发展。

  我觉得美术课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学生独特的见解。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所以说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上周我们都向各自的指导老师递交了我们自己上课的录像视频,昨天我的指导老师给我发了给我的指导意见,老师说的是我教学上最大的诟病,那就是不能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老师说,重点和难点问题是一节课的核心,重中之重。我之前讲的课程是《花卉装饰画》,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缺少引领学生观察和感受各种花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只有带领他们先学会观察和感受才能让学生在后面的创造活动中得到知识的启发和引导,所以说这节课在结构上可以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带领学生欣赏观察大量不同形式的花卉,充分认识花在结构形态上的千变万化,使花的美沉淀为学生将要进行创造活动的有效“素材”;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看看”花卉装饰画是怎么画的?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夸张”“变形”“加”“减”等这些把“知识”转变为“造型能力”的方法。这样我的这堂课的重难点就非常的有条有理,清晰明确。

  在以后的美术教学设计上,我更要加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的锻炼自己,要让自己的语言更有明确的指向性,好好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程教学与设计,努力认真地让自己得到很好的经验与教训,要做一名真才实干的人民教师,争取在实习结束后,我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美术教学反思9

  《节节虫》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七课的一节手工课。这节课为我们展示了孩子们利用多种材料制作的造型各异的节节虫。

  以往的手工课,我总是提前告知大家上什么课,然后布置大家带统一的工具和材料。为了能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凸显学生的个性,这次的美术课,我把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做出有自己特点的节节虫。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利用上节课结束后的几分钟时间带着学生欣赏了一下教材里提供的作品图片,告诉学生:“下一次美术课,我们也要做一条属于自己的节节虫。请大家现在就开始构思,并根据自己的构思来收集制作材料,希望大家能发挥聪明才智,做出一条独一无二的节节虫来!”因为两次美术课之间间隔着一天,正好可以让大家收集材料。为了课上能有好的效果,我还在课下跟学生交流,给他们一些建议。到了正式上课的时间,我发现学生已早早的做好了准备:他们有的带各色卡纸,有的带易拉罐,有的带饮料瓶,还有的带气球……各样材料可谓五花八门。这为他们的个性化创作提供了先决条件。接下来的课上,因为有了前期的设想和准备,学生做 的 很投入,效果也很棒!

  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将向我们展示他们的精彩!

美术教学反思10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用线描画的手法装饰花瓶,让幼儿感知装饰画特有的艺术美,并以此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评析:

  在这次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欣赏和操作交流,让幼儿进一步学习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花瓶中的块面。感知分割装饰的特点,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并能自己创造设计一个花瓶。

  活动一开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后,再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分割花瓶块面,孩子对装饰画就有了一些了解,再请孩子说出有哪些图案和线条来装饰的。孩子们在装饰过程中兴致很高,对于进行了装饰,他们都想出了自己的装饰方法,然后我又鼓励他们要与别人不同的装饰方法。来提高他们作画的水平。

  我认为,本次活动较好的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的同时也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在范例的运用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是为了借助自己的优势弥补在言语方面的劣势.

美术教学反思1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扉的,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春天的小树林》是点彩画,运用排笔点画树叶,装饰树枝,从而让幼儿感受不同绘画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利用音乐导入,让幼儿从音乐中去感受树林,带入幼儿进入一个非常美的意境,然后通过欣赏树林的图片,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树的多种形态。在进行点彩的讲解过程中,我能够用简洁、清晰、幼儿易懂的语句,让幼儿了解点彩画的技法。在幼儿进行动手绘画时,我第一次尝试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孩子还是第一次开展合作绘画,对孩子们来说有一定挑战性,从活动来说,孩子开始有些缺乏合作意识,经过我的反复强调,孩子理解了同一片天同一片地,在合作绘画树林的过程中,孩子能注意把握好位置关系。能用绘画表现大树,最后孩子们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你帮我我帮你的互帮现象,这堂课是成功的。

   通过本次教学,我总结了几点有待改进的地方:

   1.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自主地进行讨论,让孩子们的讨论更有目标性;

   2.对于场地的安排还应该仔细地斟酌,例如可以尝试选择更大的纸,让幼儿在同一个方向有地方可以站,可以进行绘画,避免幼儿出现不同一片天同一片地的错误;

   3.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把时间用在点彩上多一点,以便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点彩的技法;

   4.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我所要提供的范例应该比幼儿的大1倍;

   5.可以尝试利用两课时来进行教学,可以先刷底色,然后再进行点彩;

   6.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让幼儿积累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