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三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活用教材,凭借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引领学生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材注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与前两册相比,更加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加了对自然、社会的认知。教材选择了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着重培养探究习惯、探究方法,使学生品味到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将品德培养、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中,学会关心、学会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措施及教学处理:

  新课标强调: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一)课前打基础——充分准备,参与活动

  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所限,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相对较少,对于有些课文内容学生了解不多,甚至很陌生,这就给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障碍。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结构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的环境条件,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丰富感性材料,将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活动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搜集资料。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响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为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文明理,增强感性体验。

  2、实践活动。上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文所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情感,指导行为实践。

(二)课堂抓住关键——精选活动,自主学习。

  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和直接体验,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课后求发展——拓展延伸,生华内化。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将品德与生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能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内化和升华,促进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1、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如:学完《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可以和班级中五好队员的评比结合,在班里搞一些小竞赛活动。

  2、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3、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与生活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4、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课堂内容转化成社会实践,必须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的效力不仅在课堂上,同时也体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活动中。课前学生的准备是积极的,课后的实践活动是主动的,因而教学效果也是最持久的。

四、教学进度

  第 一 周: 1暑假中的一天

  第 二 周: 2暑假的一次外出

  第 三 周: 3假期安全很重要

  第 四 周: 4夸夸我的假期生活

  第 五 周: 5中秋节

  第 六 周: 6国庆节

  第 七 周: 7我爱你,祖国

  第 八 周: 8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第 九 周: 9炎黄子孙

  第 十 周: 10我爱秋天

  第十一周: 11秋天的保健

  第十二周: 12送别秋天

  第十三周: 13我就是我

  第十四周: 14你真棒

  第十五周: 15如果我是他

  第十六周: 16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

  第十七周: 复 习

  第十八周: 复 习

  第十九周: 复 习

  第二十周: 考 试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成绩

  1、学生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学生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了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使学生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合作交流不够,缺少合作意识。

  2、学生锻炼机会少。实践能力差 。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够,需要再努力。

  4、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