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合集六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材分析

  《位似图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的图形变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准备:

  前一天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完成课前自学,按学生的学习和性格等特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为课堂合作学习做准备。

  信息技术课件等课程资源,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创设情境生活引入


?


学习任务一:我会观察思考


?


1、观察屏幕展示的动画,结合课前学习任务一,列举出现的图形变换。


【独立完成,踊跃反馈】


2、观察幻灯片显示,思考图形的特征,归纳位似图形的定义。


(小组内小范围讨论后反馈)


3、试一试,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图略)


【在老师的启示下完成】


1、带领学生共同回顾学过的图形变换。


2、在播放图形缩放过程中,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并及时提问学生,指导规范的定义归纳。


3、启发学生判断两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一看两图形是否相似,二对应点连线是否交于一点。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感知图形变换之美,增强审美意识,同时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7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二、我能自主探究


一、[看一看]:观察下列各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并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图略)


1、在各图中,位似中心与两个图形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各图中,任意一对对应点与位似中心这三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3、在各图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什么关系?


4、综合(2)、(3)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想一想]


⒈在上面的图(1)中,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AB与A`B`平行吗?为什么?在其他的几幅图中呢?


⒉你认为位似图形的其它对应线段也存在这种位置关系吗?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位似图形的对应边 。




本环节教师充分地将课堂交给每个学生,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踊跃交流,及时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反应,课堂内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偏差,引导学生的正确思考。


在给出探究的方向后,让学生在观察、测量、计算中交流自己的发现,在几个思维活跃的同学的带领下,位似的性质自然浮出水面。


本环节图形的展示还为下一环节学生的画图埋下伏笔,启发思维,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8


学习任务三:我来动手操作


?


1、已知△ABC和点O,以O为位似中心,求作△ABC的位似图形,并把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


【小组合作:组长组织讨论作图步骤,分别尝试,并及时互助】


2、把图中的五边形ABCDE缩小到原来的。


【先每个同学自己独立用一种方法作图,再小组内交流,并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作图方法】


各小组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不同作法


在各小组巡视,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对第一个作图在各小组活动中解决完成,在完成第二个作图后带学生一起总结一下作位似图形的基本步骤。


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能根据不同的图形画出位似图形,把不同的画法进行归类,体现了数学的分类思想。


17


学习任务四:我要学以致用


1、如图,图中的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求出△ABC与△的位似比。


(3)以点O为位似中心,再画一个△,使它与△ABC的位似比等于1。


【独立完成,当堂反馈】


鼓励学生大胆暴露自己的错误,呈现学生代表性的错误解答,作出诊断。


播放几个图形变换动画,了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之美,也为”课后学习“作铺垫。


一个题目涵盖本节课几个重点的知识点,既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将作画放在网格线中,又迎合了考试。


8


学习反思时反馈


五、我的课堂我做主!


自主小结评价


1、我的收获,我的喜悦


2、我的困惑,还需努力


3、自我评价,小组互评


1、提炼学生的收获,设计板书,形成知识结构图。


2、为学生的困惑提供解决方案,并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


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互动评价能让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5


拓展延伸


课后学习


1、继续来挑战:课堂时间有限,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学习任务三-2”我们未能完成的作图。


2、小小设计师: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都是一些基本的数学图形通过多种图形变换得到的,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也来做一做设计师,利用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位似等图形变换设计一个充满美感和创意的图案。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况)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61.16分,最高分108.5,最低分12分,有23人几格,及格率为41.81%,全乡前10名有2人;11~20名有4人;21~30名有7人;31~40名有2人:41~50有4人;51~60有5人,总体来看,成绩一般,但缺乏中等生和尖子生。与前一期相比较,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有所提高,全乡前六十名人数个数未变(24人),11~30名增加6人,但及格率下降八个百分点、全乡前十名减少2人。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一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半数以上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毅力,根本就不学习数学,甚至不做数学作业。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

  本掌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二十二章《二次根式》,本章通过平方根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根式的化简、求值。第二十三章《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教材从与学生熟悉的实际情景出发,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并学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该章的最后,还设置了实践与探索一小节,目的在于通过一两个实例,与学生一起解剖分析,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这种能力。第二十四章《图形的相似》的主要内容是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相似多边形、位似变换。在本章学习之前,已经研究了图形的全等以及图形的一些变换,如平移、轴对称、旋转等,本章将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研究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一步研究一种特殊的变换(位似变换),结合一些图形性质的探索、证明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十五章《解直角三角形》,本章是在图形相似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图形变换这一有效的数学工具探索发现直角三角形边角的关系。第二十六章《随机事件的概率》一章是在前几册统计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概率的随机事件的频率,统计定义的概率,古典定义及特点的关系。通过学习,应初步具备概率的运算能力。利用概率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概率论是研究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规律性的科学,是近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具备一些概率论的基本知识对于经济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随机事件的概率,对内容觉得新鲜和抽象,学习起来感到难。

三、教学工作目标和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掌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进行描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相似的基本性质,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3)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数学思考

  (1)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山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芙系。

  (2)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位似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4)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5)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5)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情感与态度

  (1)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4)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5)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能用它进行简单地推理证明。

  (4)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并能熟练地解直角三角形。

  (5)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用树状图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对实际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且初步能进行预测。

  难点:(1)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台运算。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列一无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推理证明。(4)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和对实际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且初步能进行预测。

五、达到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考试试卷,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快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强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培养训练,在新授课时,凡是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比速度和准确度,谁先完成谁就先交给老师批改,凡是做的全对的依次获得前十名,以资鼓励。

  7、加强个别辅导,加强面批、面改,加强定式作业的训练。并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书写的好又全部正确的'贴在学习园地中。

  8、积极主动的与其他教师协同配合,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不断学习他人之长处。

  9、认真搞好个别辅寻和作业当面批改。

  10、抓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让尖子生在数学小组活动中拓宽知识、增强能力。

  11、搞好家校联系,对思想上需要帮助且又必须与家长密切配合进行教育的学生,及时进行家访,或者请家长到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六、达到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将采取的教改方法

  1、在二次根式性质的探索中采用采用发现法,。

  2、在二次根式运算法则的探索中采用自学辅导法。

  3、在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中采用自主探究法。

 七、课外活动内容、时间和方式

  内容画相似图形

  时间第11周

  方式个人自行设计画图,小组推荐优秀者参加班级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