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划

时间:2021-08-31

关于学习计划合集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学习了,写一份学习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学习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计划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计划 篇1

  1、SAT备考初期(SAT入门、能力培养期):

  总任务:背单词,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做官方的“10 real SAT”真题

  时间:从你有出国打算到SAT考试前2个月。

  (1) 自己为什么要考SAT,为什么要去美国读大学了解什么是SAT,练习05年3月SAT真题,不限时间,可查字典。

  (2) 背单词,主要是 “巴朗3500”,主要关注其中的高频词频。这个是从SAT真题中总结出来的。先背高频词,这样在以后的SAT做题训练中,高频词会的越多,训练效果越好。而这些高频词也会记得更牢靠。

  (3) 阅读能力,多看看美国历史,将来SAT写作可能会用到。看小说,练习整段阅读法。做 “10 real SAT”里面的阅读。

  (4) 写作能力:坚持写英文博客。每周写一篇SAT作文

  (5) 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法题、填空题、阅读题都需要。

2、SAT备考中期:(做题技巧形成期、能力提高期)

  总任务:OG、OC共14套题以及05年后的真题6套。 时间:45天。

  (1) 单词:在做OG、OC前,背诵“OG难词”和“OC难词”;

  (2) 仔细背诵“词频8000”,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背诵“逆序10000”;

  (3) 填空突破,看一些GRE难句,找找感觉;

  (4) 阅读,可以使用《我们SAT阅读满分教程》;

  (5) 语法在记住语法点后,坚持总结自己做错的题;

  (6) 每次做完成套的题后,要再仔细研究一遍,把难题、错题挑出来,研究知识点,并保存,在考试前再突击看一遍;

  (7) 每周末可以利用大段时间,完整的做一套题计算时间。

3、SAT备考末期 (成套做题+模考冲刺+适应考试节奏)

  (1) 最好考试前15天可以完全投入:上午做一套题,掐时间,写作文;下午分析错题和背诵单词,晚上继续背诵单词;

  (2) 做完后一定要再仔细的研究一遍,把难题、错题挑出来,研究知识点;

  (3) 背单词,主要背诵从词频中筛选出来的;

  (4) 看数学难题,背数学单词;

  (5) 看难题以及错题;

  (6) 坚持写作练习。

学习计划 篇2

  一、 强化阶段学习目标

  1. 中级经济师强化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全面掌握公共课程《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专业知识与实务》的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历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和高频考题,反复练习,加强巩固,确保考试得分。

  2. 中级经济师强化阶段学习还需要考生能够区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进入强化阶段距离考试时间还有两个多月,考生必须明确中级经济师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学习,以便在冲刺阶段制定更好的学习计划。

二、 强化阶段学习任务

  1.中级经济师考试强化备考要求考生深入研读教材,查缺补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争取在考试中基础知识不丢分。

  2. 认真学习中级经济师课程也是强化阶段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个考生与书、考生与命题人、考生与他人(辅导老师、备考战友)不断交流的过程。读千卷书不如名师指路,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提问,保证熟练掌握,举一反三。

  3. 强化阶段仍然采用“看书+做题”的学习模式,做题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对接考试考点的过程,是考生强化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考生要通过习题练习做到全方位、多角度逐个攻破考点,通过真题和模拟题了解中级经济师考试中考点的命题角度和难度。

三、 强化阶段学习时间

  任何备考计划的制定都要因人而异,考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也要根据自身的备考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度制定。小编建议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强化备考时间在每天3-5小时左右,不能太短,也不要过长。时间太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很有可能刚进入学习氛围就结束,事倍功半,白白浪费时间;过满则溢,考生也不要每天备考时间太长,影响备考动力和第二天学习精力。当然,如果是考前突击或是全职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备考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这部分考生,建议大家尝试每天变化科目和类型进行学习,比如看一会中级经济师考试教材做一会题,之后再换一个科目备考,劳逸结合,适度休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考前备考过度疲劳,失去兴趣。

  强化阶段是中级经济师考前备考的黄金时期,考生要好好把握,做到在强化阶段学习后基础考点不丢分,重要考点多拿分,较难考点拿小分。

学习计划 篇3

  有人说:初一是季前赛(热身),初二是常规赛(积累),初三是季后赛(冲刺)

  有人说:初一是地平线,初二是台阶,初三是屋顶

  也有人说:初一是大自然的小鸟,初二是人工大棚饲养的小鸟,初三是笼子里的小鸟。

  也有人说:初三与初一、初二有如下不同:

  1、课程难度不同

  初三与初一、初二最大的不一样在于课程难度将会提上一个新的台阶,初三年级所学内容更加综合,如数学将会学习到中考压轴题二次函数和几何三大变换,物理将会学习到初中物理的难点力学和电学,同时英语和语文的综合性也将会提上新的台阶,并且将会新增加一个化学学科,无形之中更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学习方法不同

  初一学习方法重在把握基础,重在把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吃透,为初二的内容奠基础。

  初二学习方法重在把握基础和专题,重在几何的学习,同时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关联。

  初三学习方法重在综合性,注重初一、初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考点和题目的本质内容,这与初一、初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3、考试结果差距不同

  初一、初二大家考试都比较平均,最高分和最低分差别有也不是非常大,但是进入初三后,如果考试不太理想那么将会和高分学员差距非常大,因为初三考试将会全区全市统一排名。

  4、考试形式不同

  初一、初二年级的所有考试都非常具有“模块化”性质,即当前学什么内容就考什么内容,这样往往很多学生容易发挥正常。但是进入初三开始,考试形式将不会在具备“模块化”性质,反之考试具备“全面性”特点,每次考试内容基本覆盖了初一、初二的所有内容,这就使得很多同学在进入初三后成绩会走下坡路。

  5、考试心态不同

  初一、初二考试,同学们都没有任何感觉,并且都是“谈笑风生”走进考场,在“高谈阔论”走出考场。而初三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紧张上考场,忐忑出考场”。尤其是一模考试甚至会出现失眠。

  6、学科数量不一样

  从初一到初二,我们增加了物理新学科,但是从初二到初三我们将会又增加化学新学科,这样我们的备考科目将会增加至5科,这样使得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很容易出现“捡了西瓜丢了芝麻”的状况。

  7、需要关注信息量大

  初一、初二需要我们关注的信息基本局限于竞赛杯赛类,但是到了初三我们需要关注的信息量非常大,家长和学员需要关注:签约(什么时候签约?如何签约?签约后如何规划?)、中招咨询会(什么举行)、如何报志愿、如何应对中考、每一个阶段应该做啥等等

  8、与父母、老师沟通不一样

  进入初三家长感触最大的时曾今活泼的孩子将会变的比较沉默,甚至和自己说话出现严重的抵触心理,其实每一届初三都如此,孩子们压力增大同时伴随青春期到来将会与父母沟通减少。

  9、学习生活压力不同

  初三学习压力很巨大,不光有文化科目,同时还有体育等课程,尤其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学校将会不断的增加体育测试,这样增加学生们体力和脑力的压力。

  针对于即将进入初三的孩子们,我们需要做好冲刺,赢得季后赛!

  不管有哪些不同,从中我们知道初三我们应该成熟了,应该变得坚强,应该有更多的压了,我们更应该挖掘问题,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早规划,早起步,不要等到快中考时才紧张,我们应该从初二升初三时就为中考准备!只有这样,最终才能笑傲中考,赢得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