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商场》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自选商场》教学反思4

  这是一课识字教学,要求认识14个字,9个词语,会写其中的4个字。识字学词特别是设法把要认的14个字掌握住是教学的重点。在讲授这一课中,我拿出了较多的时间,采取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认字和巩固识字,教学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认字上我大体设计了以下的环节:首先从9个词语中读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接着让学生自己读、在小组中读9个词语。接下来指名读词语,再脱下拼音读词语,读生字。其中我要注意纠正平舌音和轻声音。在巩固认识上,我采取了自读、互读、赛读、组词等方法,特别应该肯定的是我还设计了走迷宫、合作用部件拼字、贴卡片以及把9种商品的名称归类等的游戏或者活动,这样不仅巩固了字词,渗透了词语归类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记认生字的时候,我还注意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记字的方法

《自选商场》教学反思5

  本节课继续对识字方法进行训练,比较前一节课,学生比较放开了,有的马上能想出一些好方法。现在我把学生和我在课堂上所说的识字方法记录如下:

  奶:奶奶是女人。

  巾:“|”是一根棒子,竖、横折钩是一块毛巾,毛巾挂在棒子上。

  笔:毛笔上面是用竹子做的,下面是用动物的毛做的。

  业:两竖一横是两把椅子,撇、点是两个人,两个人坐在两把椅子上。

  本:一把刀正在砍木头。

  一根木头。

  在一棵树旁,有一条长长的小河。

  毛:三根弯弯的毛。

  另外要值得反思的是,现在的学生一般都去过超市,不像我们以前,还记得第一次去麦德隆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是多么的新鲜,东看看西摸摸。可是现在我让他们说说去过哪些超市时,很少人能说出名字。请学生说说除了书里写的面包、火腿肠、牙膏外,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学生说上来的实在太少了,我计算了一下,全班合起来也不过10几样。有可能父母带孩子见识的还比较少,以肯德基、新华书店居多。第二有可能是在逛超市时没有有意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所以孩子只留下一个“多”的印象,具体有哪些东西不太清楚。

《自选商场》教学反思6

  核心提示:《自选商场》是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第二篇课文。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作业。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主要是文本的内容与学生...

  《自选商场》是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第二篇课文。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作业。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主要是文本的内容与学生亲身体验有一定联系,重要的事,课堂上的一些训练从课文内容出发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再加上老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训练,使师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激情充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力主体现的又一新理念。本课教学中,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学习到位,分工合理。如认读生字时,孩子们在小组内互读,有困难的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词语分类活动中,小组的孩子们共同完成任务。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有些语言斟酌的不够细等。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预设,每节课都要从学生的年龄角度考虑然后设计教学。

《自选商场》教学反思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让智力开足马力,让才能闪出光辉,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自选商场》是一课识字教学,要求认识14个字,9个词语,会写其中的4个字。识字学词特别是设法把要认的14个字掌握住是教学的重点。在讲授这一课中,我拿出了较多的时间,采取多种方法,创设不同情境,指导学生认字和巩固识字,教学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要求教师“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起儿童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如:上课伊始,我先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朋友们,老师昨天去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猜猜师什么地方?”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动画的效果,色彩鲜明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对,超市也叫自选商场,”我说。很快就引入了课题。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正是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无论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入这一环节的“老师昨天在自选商场买了许多的东西,今天带来给大家认识,你们能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我出示准备好的制作精美的9种商品的图画。孩子们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都齐声读出了9种商品的名字(初读了课文中的9个词语)。接下来指名读词语,再脱下拼音开火车读词语。其中我注意纠正平舌音和轻声音。在巩固认读词语这一环节上,我还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环节:贴标签。请孩子们当商场的售货员,给商品(9张图片)下贴上标签(词卡)。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都能自然地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认字上我大体设计了以下的环节:首先从9个词语中读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接着让学生自己读、分小组读、去掉拼音再读一读9个词语中的生字。在巩固认识上,我采取了自读、互读、赛读、组词等方法。反思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学生在前一个环节认读词语掌握已经很好的情况下,再次认读从词语中提出的生字,我又用了自读、开火车读、赛读等方式巩固认读。这样,在这一环节花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以至后面的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这一环节只需用齐读的方式全班测读就行了,不需再花更多的时间。

  2、在设计男女生赛读这一环节时,由于我要求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好,孩子们在读生字时,就读得太快,以至于根本就不顾字音准不准了,这样根本没有达到我设计这一游戏环节的目的。在提要求的时候,应该改为比比谁读得字音又准声音又响亮。这样孩子们在读的时候,就不会只图快而不管字音准不准了。

  在新课程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把学生看作识字的主体,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有许多识字方法。

  在记字环节,我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我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比如:熟字去偏旁、换一换、减一减等,还通过出示实物毛笔,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记“笔”字;认识新偏旁记“奶”字。并且,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开火车选字组词,同桌比比选字组词等游戏,做到字不离词。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在学生们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我又创设了情境:自选商场的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两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齐。接着就请两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一环节,我也适机课件出示了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自选商场的东西真多。”“在自选商场里买东西真方便。”请学生自读、指读、齐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最后,指导学生书写了课文中的两个生字“巾、牙”。由于,前面认读生字环节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至于在这一环节时,时间明显不够,学生书写后,也没有充分地展示、评价,就只有草草结束。

  通过执教《自选商场》这一课,收获很大。知道了情境教学在低段教学的重要性。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多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