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灯光》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小学语文《灯光》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灯光》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灯光》说课稿1

  【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说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

  (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4、集体交流。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小学语文《灯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学简析

  《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火与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受课文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受到主人公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的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2、能力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3、情感目标: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拉好窗帘,关上灯,让孩子们感受灯光突然亮起来那一刹那的喜悦。

  2、幻灯片出示“天安门前灯火辉煌”的图片,让学生看后谈谈感受。

  3、是的,许多人都和大家一样,觉得灯光“多好啊”。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灯光》。

  (情景的创设,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谈感受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朗读课文,正音。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结合“金钥匙”自学课文:

  (在读懂的地方写批注和心得;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讨论的准备。)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给课文分段,了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2、交流展示。

  3、齐读课文。

  (反复的朗读,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课时设想

  一、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1、读读下列词语,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温暖赞叹围歼战聚精会神憧憬震天动地千钧一发暴露璀璨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

  二、精读课文:

  (一)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完成填空:()的郝副营长。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出批注。

  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

  (二)文中几次写到灯光?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感受,体会作者的深意。

  1、自由读文,思考。

  2、交流汇报。

  3、师小结: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4、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欣赏都市夜景图片)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

  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