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雷夫读后感篇三:帕什雷夫中学读后感

  《帕什雷夫中学》读后感

  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此话不假,但同时也给了天下教师一顶厚重的帽子。尤其恰逢教改热潮和时代大变革,更苦不堪言。时下教师心理压力过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身为“先生”的我们,难道与压力共处之道,只能是简单的逃离或是从此变得无比冷漠不成?或是不知觉中用风行于现今社会的功利眼光来衡量这职业,实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所在。

  翻看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帕什雷夫中学》,居然会感觉读小说一样被吸引,这本是苏霍姆林斯基与学生“玩”在一起的全记录,自是生动有趣。再回想陶行知先生的那句“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一“变”字,体现的是伟大的教育家对儿童何等真诚博大的爱。先生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话语更是淋漓尽致:“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细细品味简直真理,也强烈地感受到了拥有一颗童心之魔力,才会有这极细腻的解读。

  其实人一降临世间,常带着些神奇的本能,那是与生俱来的,是上苍赐与人极大的礼物。但随着年岁的不断增长,有些能力反会悄悄隐退。原因是多样的,也不必细究。但作为人师的我们,有一样礼物,却万万不能轻易丢弃,那就是童心。

  记得有日护导,阳光正灿烂,见多位学生围在一起闲谈,也凑了过去,原来被他们围在中间的还有好些绿色植物。因平日也喜欢,我也蹲下来向他们招呼:“在晒太阳吗?”“不,我们在给它们晒太阳呢!”看我真感兴趣,他们就与我打开了话匣子,急指着那些个花花草草考我都叫什么名称。好在平时也喜欢,能答出个所以然。尤其是说到那棵玉树时,我反问有谁知道它和哪个成语有关,他们边答“玉树临风”边用眼神笑看着我,顿时把我的一点虚荣也勾了起来。这时的我,感觉和他们的关系是如此得近。

  平日里,我等一直以师道尊严为重,不知觉中变得迅速老成,将一颗童心早早地遗留在了道上。李镇西在《真正的教育是什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是啊!师德、师爱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不算什么新思潮,也都知晓这样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生涯中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没有童心的爱是难以开启儿童的心锁的,因为这爱只停留在表面。让我们一起变成孩子,试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用他们的兴趣去爱好,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孩子淘气,玩耍时弄得满地垃圾,母亲要求孩子把地上的垃圾收拾干净,“拾起最后一片”母亲命令道。孩子困惑而艰难的找着,“就在那儿!”母亲指着最后一片垃圾说。孩子环视四周,但还是看不到,最后母亲很恼怒的站到孩子那儿去,几乎碰到了孩子的鼻尖。奇怪!从那个角度母亲居然

  也看不见那片垃圾??

  通常我们就像这位母亲前半程做的一样,所以总很难理解孩子的一些作为,唯独缺少的就象那位母亲那样,站到孩子的角度去。其实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把童心完成丢弃,只是把它冰封在哪个角落了。你想,热捧“童言无忌”类电视节目的主要观众群不正是我们成年人吗?笑起来不比孩童更爽朗?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后面听到本校二位学生的对话,觉得有趣,所以就不敢走太快,怕打断了他们的快乐。

  那是一个雨天的途中,一位说:“你看这条大河,那些小船都快沉没了。”在我看来,明明是路边来不及渗下的积水和树叶,不过多一些、长一些罢了。另一位马上说:“那我就是巨人,看水才过我脚背。”说完这孩子马上一脚踩进“河中”??听着他俩的对话,不仅让我想起仿佛还在不久前,自己也会对着家中的盆境,或是墙上的那几幅山水而浮想联翩吗?幻想着让自己缩小多少倍,然后“走”进这亭台楼阁、大河险峰游玩个遍。怎么没过几年,就全然忘了个精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蕴涵哲理。对于师者,还是快快用爱心去激活那颗冰封在心角的童心吧。因为没有爱,童心无以滋润,而没有童心,爱同样亦无所依托。人虽然不可能永远停留于孩童时代,但却可以拥有一颗永远的童心。纯真与善良,是可以在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用不同的方式来体现的。让我们记住德顿说的那句名言:成年只是稍大一些的孩子。那样,我们同样会在儿童的世界里看到精彩。

  做个顽童又有何不妥?那是我们对生活仍保持着激情与乐观。如我们能多多走出办公室,多多走进些孩子的课间活动,甚至在孩子面前出了丑,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和他们一起看到街面上的那条大河与小船。也许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精彩玩意。在教学改革中碰到的困惑与压力在所难免,让我们学会与压力共处,激活“退化”的童心,和孩子们一同看河听海去。

  借用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师范生的话:“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这样才会在平凡的教学生活中活出味道,活出愉悦。

【关于雷夫读后感】相关文章:

1.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2.《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3.《雷夫老师》读后感

4.关于《克雷洛夫寓言》的读后感

5.关于克雷洛夫寓言

6.帕夫雷什中学初中生读后感

7.《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12篇

8.《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7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