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放日上的家长发言稿(2)

时间:2021-08-31

  家长开放日上的家长发言稿3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上午好,今天是我们进入外小201班这个大家庭后第一次参加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交流会,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孩子们在成长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这半学期以来,xx在各位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有了一些小进步,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转学对于xx(包括我们家长)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胡一乐要摒弃原来一年半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客观上他是有很多不习惯和不适应,但客观原因不能变成自我安慰的借口,要适应就必需转变。我们从最基本的写字开始起步,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写字,孩子们每天抄在家校本上的作业内容,胡一乐回家就要反复写好几遍,而且写的速度非常慢,要求他必需一笔一画,不能潦草毛糙。通过最原始的“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先求质量,再求速度。凡是写的作业,我们都规定胡一乐写到我认为可以了为止,写不好的擦了重写,不管时间多晚,必需写。那段时间胡一乐每天做完作业都是晚上11点。通过这样的坚持,三个星期后,xxx的字就有很大转变,虽说比不上其他字写的好的同学,但对他来说还是个不小的进步。

  在数学的学习中,主要是兴趣的培养,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尽量给他创造计算的“机会”,比如给整钱他去商店买东西、去菜场买菜等,让他觉得计算是件很有乐趣的事,以此激发他用心听讲,爱计算的热情。

  通过孩子今年在学习上的转变,我觉得孩子在学习上进步与否家长的态度起决定性作用。原来我对孩子的学习是得过且过,从没真正管过他,所谓的辅导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已,最多报个听写,总是借口自己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或者他现在还小,以后补上还来得及等等,用各种自欺欺人的借口来自我安慰。结果造成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是得过且过,没有更“比、学、赶”的概念。自今年开学初老师和我开诚布公的谈话后,我重新剖析了自己在对待孩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自己真的没时间管孩子,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学,也不是孩子不会学,而是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懒惰无所谓、敷衍没问题的心理暗示。

  所以,要真正让孩子转变,家长转变首当其冲。鉴于此,在今年孩子的学习上,我不再懒惰,不再敷衍,下班后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即使节假日也要留一天时间陪孩子做作业,每天监督、辅导他的家庭作业,他什么时候做完,我就什么时候结束。除了在时间上的保证外,同时还要保证作业的质量,对于一些字、词自己把握不准或者有疑义时,就和孩子一起查阅字、词典,真正意义上的把学习知识放在第一位,不敷衍,不应付。这样就使孩子知道妈妈现在非常重视他的学习,他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可以蒙混过关,他必需用心写、用心读。这样一天天的坚持,也让孩子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遵守,使他循序渐进的养成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高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有一个对待学习的好态度,孩子就会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的交流会,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向各位家长学习如何辅导孩子,学生则向同学们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和窍门。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对胡一乐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对胡一乐的帮助。

  祝各位老师和家长身体健康,事事顺心,祝孩子们学习进步,茁壮成长!

  家长开放日上的家长发言稿4

  欢迎大家来参加学校举办的开放日活动。本次开放日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全国各地搞得轰轰烈烈的新教育实验。我校从去年12月被批准加入新教育实验学校。新教育里的“新”不是指新的方法新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叫朱永新。在家能上网的家长可以到网上搜一下这个人,以便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新教育。从去年五月份开始,我校就不断派出老师到各地学习,也学到了一些先进经验。新教育实验从十大行动入手。

  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十大行动,这十大行动分别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营造书香校园”,老师和学生阅读各种课外书籍,从书中学会做人。“师生共写随笔”,在反思中共同成长,“聆听窗外声音”,让老师和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外面的世界,唤醒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卓越口才训练”,让学生学会交流,自如地表达思想,从而增强自信。“构建理想课堂”,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师生共同参与。“建设数码社区”,把网络建成学习化社区,让学生学会快速获取信息,训练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我校眼下需要家长、学生、教师共同配合来开展的是排在第一的行动,那就是“营造书香校园”。有很多家长认为只把课本学好了就可以了,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再只局限于那一本课本已经远远跟不上学生发展的需要了。朱永新在作报告时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在去年的寒假时我们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制定了《寒假书香家庭活动方案》和开展了《寒假书香家庭征文评选》活动,有很多家长和孩子很积极地参加了这项活动。(表扬班中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出示寒假征文文件夹。)

  下面我针对读书这件事情和大家聊一聊。首先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学三个星期了,你知道孩子读了几本书吗?这个真的应该关心一下,不能光盯着他那些写写背背的作业。(表扬共读的家长。)

  如果希望孩子好,我们可做的事情很多,我觉得成为读书型的父母为首要。有人可能说,现在孩子都大了,我现在读有点晚了,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只要你开始!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读书的好处、读书的方法或许大家都能说出一大堆。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是咱们得花心思的。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我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我一定先读过。要让学生喜欢这本书,我就给孩子们讲故事,讲上那么几章节,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们巴不得尽快看上这本书。(昨天我又跟孩子们聊《水浒传》)。

  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差。

  提高学习能力,唯有阅读。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的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孩子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童年播下美好的种子,往往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追求。作为父母应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什么种子呢?播下阅读的种子,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想想,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特别丰富的各个方面的营养。我们在播下热爱阅读种子的同时,就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了许许多多的美丽的种子,播下这些美丽的种子后,孩子的人生就一定会更加美丽。播了种不一定这个种子会发芽,但是如果你不播种,它是一定不会发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播种,播种了就有希望,就是你对孩子明天的希望,你希望孩子的明天是美好的,是幸福的,那么你在今天就一定要播下美好和幸福的种子。美国的《朗读手册》讲:“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就越多,你就越聪明,你在校学习的时间就越长,获得的文凭就越多,你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这在美国是个定律,阅读仍然是今天美国教育的核心。我们得想方设法鼓励孩子读书。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阿姆斯特朗(美国航天员,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的妈妈。一次下大雨,顽皮的儿子跑到后院蹦蹦跳跳疯玩起来。妈妈问:“你在干嘛?”“我要跳到月亮上去。”“那你别忘了回家吃晚饭啊。”阿姆斯特朗从太空舱出来,就对记者说,我想回家吃晚饭了。这就是智慧的妈妈,没有扼杀儿子的梦想。

  没有一种快乐可以和一本好书所带来的快乐相提并论,所有快乐中持续最久的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是个韩国人写的,这个韩国人叫南美英。她也是小时候有梦想的。她小时候可爱读书了,读各种故事书。她妈妈着急,说,你光读故事书长大了能干什么呀,工作都找不到。有一次南美英读到一本书,那本书里有个小精灵,小精灵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她就许了一个愿,就是我长大了能找到这么一份工作,光读书就行了。后来她长大了,她的愿望实现了,她成了一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儿童阅读的教育家。她想,一定是这个小精灵帮她实现了这么一个梦想。孩子的阅读量越大,想象力就会越丰富,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图画书、儿童书都是给小孩子看的,现在大人们几乎不再读书了,一是觉得小儿科,再是主要没时间。其实说到底,很是没有把读书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想想看,如果你单位领导请你吃饭,你无论如何也得放下手中的事情赴约吧?因为你觉得很重要。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孩子要尽早阅读,父母就必须是爱书之人。如果家长一有空就看电视、斗地主,你想你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寒假里,我也读了10几本孩子们应该阅读的书,我还把《水浒传》、《窗边的小豆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等拷到手机里随时随地阅读,有时候下了课有些孩子就和我谈论《城南旧事》、《草房子》等书里的'故事情节,每当这时和我聊天的孩子就会眉飞色舞,非常神气。此时的我们就成了读书的伙伴。师生成为伙伴,是最美妙的事情。

  各位家长,有一句话,我必须实事求是地告诉你们: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突出表现。

  永远不要苛责孩子。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他的学习,还有他的身心、品行、对生活的热爱。如果你以为孩子不够聪明,请反问一下自己;如果你以为孩子行为习惯不好,也请反问一下自己。

  我对每一个孩子的期盼是: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如此排列,是因为我们知道,具备了前三条,在学习上,孩子自会取得天赋赠与他的最大成就;即便成绩一般,也能在学术之外的领域独当一面,拥有幸福人生。如果前三条欠缺任意一项,学习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即便成绩幸而优秀,作为身心、人格、能力有缺陷的人,是否可以拥有广阔的前途和快乐的人生,也很值得怀疑。

  如果努力,至少我们能做到前三条──至少我们能让孩子成为热爱书籍、精神生活充分的人。和大家说这些,就是希望咱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为孩子做些有益的教育。毕竟他们求学的路还很长。

  不要指望别人对你的孩子多么好,只有你们两口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人。咱们不是配合老师“管”孩子,而是循着自己的目标培养孩子。不要盲目地去和别人家的孩子乱比,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得自己寻找。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一个读书的好习惯是最好。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必须从舍得给孩子买书开始。书的数量可根据家庭收入而定,多少都不算多。

  我还要告诉大家一句话:分数赢得的是一时,读书赢得的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