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语言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是我来到转龙镇幼儿园第一次公开教学活动,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此类型的教研活动,可是还是有那么一点小紧张,在紧张的情绪中准备了此次活动。我设计这节课是期望经过儿歌欣赏,图片展示,游戏活动等活动来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发展孩子的表达本事和创编本事,体验儿歌和游戏带来的欢乐。为了这一节课我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设计流程,编写教案,下载音效,选配乐,制作课件等,本以为是胸有成竹的,但上完了课心境并未感到简便,在反复回忆活动过程及听取同事们的听课意见后,我对我的这节课作如下反思:
一.活动准备不够充分。
教授者对课堂状况应当有个预设,对幼儿的认知面应当有个预测。如我在问到"什么是旅行?"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答不上来,最终在问几个孩子未果的情景下,我就自我作出了回答,这样明显地削弱了课堂的气氛,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也就是说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既没有预设也没有预测,只是重点备了教材而忽视了还要"备孩子"!"备孩子"就是对你教授对象年龄层次,认知层次应当有个很准确地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你抛下一个"包袱"他就能接得住,继而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才能到达梦想的课堂效果。而平时我们在和孩子交流关于旅行的话题时总是说"去哪儿玩的呀?"等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接触一些书面语,导致了认知面的狭窄。这是我要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的。
还有我的课件中西瓜爷爷没有在火车头上,以至于活动中幼儿发现后一向在强调谁来开火车,还差一个,这些都是以后我在设计时应当想到的,应当准备更充分些、研究更周全些。
二.环节需要多推敲,语言需要多锤炼。
有人说教无定式,的确,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教学就是一种驾驭的艺术,谁有较强的驾驭本事,那么他的课堂就必须有非凡的气场!但这种驾驭是基于一个很科学的环节设定而说的。比如说我这堂课的游戏活动就没有设计好,事前我想过用头饰带幼儿游戏,可是我研究到我班幼儿平时我们就会以主角扮演来游戏,所以在活动中我也没用头饰,效果并不是很梦想,我还是应当准备一些头饰,那么孩子会更感兴趣,效果就更不一样了。
一个拥有超强驾驭本事的人他的语言本事也是超强的,每句话都不累赘,每个问题都击中要害。而活动中我发现我的语言有些啰嗦,太多的"嗯,呀"等象声词。有些地方过度不自然,比如在导入西瓜爷爷的卡片时就很含糊地带过了,如果换成这样:出示了火车图片后就问"火车是空着的,要想让他动起来必须有人来开呀,那他是谁呢?",然后亮出西瓜的图片,贴近火车的驾驶室,再问"西瓜爷爷开火车去干什么呢?",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导入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这样一来干净利落,毫无赘述,环环相扣,紧密流畅。
教育就是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到这些存在的不足,做到充分备课,注重环节的科学紧凑性,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锤炼,争取做个有超强课堂驾驭本事的教师。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半个蛋壳》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样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连贯的回答,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一个幼儿连贯的回答,教师自己或智力较高的幼儿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联系连贯的讲述,这样的效果会要幼儿跟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的了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因此,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学会绘画的手段,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学的绘画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们只会持笔乱涂乱抹,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这种体验,他们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教孩子画些什么,也不必强调幼儿画得像不像,因为这样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而应该去引导、呵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如: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使幼儿在高兴时能随时拿起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自由描绘、表达,教师应时刻鼓励幼儿“画自己喜欢的”让幼儿兴致勃勃地自由涂画,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认识绘画工具及材料
幼儿绘画中,不能单一只用一种绘画工具来做画,这样容易导致幼儿没有新鲜感,因此每次作画教师尽量要让幼儿感到绘画课的新鲜和好奇。刚开始我让幼儿先用水彩笔学画画,当孩子对水彩笔画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时幼儿便会感到不新鲜,这时,教师便要换其他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棉签、手指点画、水粉颜料、调色盘等。使幼儿感觉到
绘画工具的多种多样性,使幼儿对绘画兴趣进一步提高。
三、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教幼儿从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小点表示花朵、小草、树干,用横线表示棍子、绳子、栏杆等。在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练习画气球、泡泡、太阳等。再逐步画栏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儿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笔及对笔的控制力。
四、用儿歌、故事内容导入,调动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
生动的儿歌、故事能够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儿歌、故事,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掌握,
五、举办画展、重视评价作品,给予表扬。
幼儿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室内,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各幼儿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俗话说:“好的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应该先表扬,表扬的同时,委婉的提出不足之处,然后再进行表扬。使幼儿在表扬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当孩子们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加高昂。那么绘画便会在他们心中得到升华。
《了解居住的地方》是一节以社会领域为主的小班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环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从而激发幼儿对居住地周围环境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请爸爸妈妈帮忙在家中告诉幼儿自己家的准确地址,并在回家的路上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初步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从而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过程中,我的导入环节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宫的形式导入,熊宝宝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请小朋友帮忙,幼儿对活动充满了兴趣,通过小朋友帮助熊宝宝回家,引出幼儿对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熊宝宝会不了家了?从而引出主题:对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不了解,不熟悉。在展开环节,我通过一连串的提问:你的家住在哪里?住在几楼?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环节设施场所?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且在这一环节对幼儿进行适时的鼓励,这种对幼儿的肯定让幼儿充满了自信,我的充分提问让班级中几乎大部分幼儿都有机会进行表达,注重了提问面向全体和对幼儿的鼓励教育。然后,我出示一些幼儿常见的场所图片,如:诊所、学校、饭店、广场等,联系了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此外,我还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我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一张场所图片,请幼儿找一找、圈一圈,从中找出自己家周围的场所,并且进行标记,从而让幼儿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深。幼儿的最喜欢的就是游戏,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活动中也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带路。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内化了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最后,我请幼儿欣赏我们生活的城市济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场所风景设施等,让幼儿的认识得到扩大和提升。
本次活动物质准备充分,活动前的准备体现了家园共育和家园合作,活动过程中关注全体幼儿的均衡发展,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注重提问面向全体,能够联系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游戏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教学目标。我觉得不足的是活动气氛平淡,应该再提升一下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学过程平稳,缺乏亮点。其次,没有动静交替,缺乏互动环节。另外,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这都是我今后应该注意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