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21-08-31

【精选】教研活动总结十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研活动总结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研活动总结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为前提,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传播了各方面体育知识,培养了体育欣赏能力,从情感方面渗透培养各方面的精神品质,有组织的开展多样性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使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

二、主要工作

  1.教学方面

  以大纲教材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体能状况,合理制定学年学期与单元计划,认真备写教案,有质量有效果的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到内容充实,运动量适宜,渗透分层次、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敢与大胆创新改革。

  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首先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改变体育不重视的片面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素质,达到真正全民健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音乐、美术、劳技同样按教学规律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多种兴趣!

  2.竞赛方面

  河北省传统校乒乓球比赛男团第四名;秦皇岛市游泳锦标赛小学女子乙组团体第一名,男子甲组团体第四名;海港区乒乓球比赛女团第二名,女单第二、五、六、八名,男团第二名,男单第一、三名。

  3.群体方面

  为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全校学生的日常两课两操两活动也常抓不懈,给学生以活动的时间,锻炼的机会,这与政教处、学生会体育部辛苦工作是分不开的。

三、训练方面

  学校田径队和篮球队的课余训练常抓不懈,要求有计划,有笔记,有总结。同时也要求教练员要时刻关心队员的学习和生活。

四、学习方面

  积极组织体育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习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通知。具体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测试方法、器材规格的通知;关于20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的有关说明等。通过学习,全体教师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高了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坚定了日常体育教学的信心。

五、改进措施

  1、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树立优良的教学风格,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争取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认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3、加强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争取在下学期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六、建议

  1、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改善体育课教学环境和场地。

  2、完善体育教师业务考核和职称考核细则,使考核更加合理、公正,避免因人为因素对体育教师造成的不公正评价。

教研活动总结 篇2

  根据xx区小学科学教研中心组的安排,本学期江舸(组长)、李怿珍、郑松南、潘津珍四位老师组成了五年级组的微教研合作小组。

  9月份,我们一起接受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论培训,初步了解了微教研模式。之后结合任教的年级,我们成立了五年级合作小组,推选江舸老师为组长。最后,参与讨论并且观摩学习了三年级组老师的研究课例《各种各样的叶》,对微教研模式的开展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10月份,我们小组讨论决定,本学期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材料单元《雨天中的布料》一课为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微教研模式研究。同时,参与讨论并观摩学习了四年级组老师的研究课例《形形色色的动物》,有了很大启发。

  11月份根据教研员郑xx老师的要求,我们开始分步进行研究。研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12周):个人设计,每个成员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思维和经验基础上独立设计一片教学设计。第二阶段(第13、14周):小组通过xx部落对每个成员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经历小组互评、组内优化、组间论评,对教学设计的不足、优点和建议点列出来。通过组内和组间优化后,达成共识,最后形成一份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且决定由吉山小学的潘津珍老师来实施这一节课。为了达到更好的研讨效果,我们小组在十四周的周二在华康小学进行了试教,对执教的潘老师提出了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再次修改和优化。第三阶段(第15周):实施。通过《雨天中的布料》课例展示,实施和检验方案,然后通过组内和组间的评课,对教学设计进行最后的修正、反思和提升。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每位队员都非常积极,参与度极高,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很多金点子。不但在网上讨论、互相评价,对教学社进行整合,还利用试教的机会,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在小组的努力下,潘津珍老师成功地展示了《雨天中的布料》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肯定。课例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对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指导相当到位,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学习支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后,潘老师结合听课老师们的宝贵意见,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撰写教学反思,并且把课例的所有资源都上传到xx部落的小学科学微教研群组博客,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此次活动,最大的特色和感受就是,在探究课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必要时对教材进行整合,科学地改装实验装置,细致地指导学生,巧搭支架,在实验和汇报交流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能继续坚持这种微教研模式,以小团队的模式探讨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