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学期教学计划合集八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教学计划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生字,会写350个汉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联系在口头和书面表达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

  他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措施

  1、识字和写字教学仍应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2、注重学生的朗读,为阅读打好基础。

  3、从课文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5、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形式活泼有趣,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6、注重作业的练习,倡导合作和互相交流。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8.28——9.3识字1、第1课

  第二周9.4——9.10第2、3、4课

  第三周9.11——9.17语文园地一、识字2、第5课

  第四周9.18——9.24第6、7、8课

  第五周9.25——10.1语文园地二、识字3、第9课

  第六周10.2——10.8国庆放假

  第七周10.9——10.15第10、11、12课

  第八周10.16——10.22语文园地三、识字4、第13课

  第九周10.23——10.29第14、15、16课

  第十周10.30——11.5

  第17课、语文园地四、识字5

  第十一周11.6——11.12第18、19、20课

  第十二周11.13——11.19第21课、语文园地五、识字6

  第十三周11.20——11.26第22、23、24课

  第十四周11.27

  ——12.3第25课、语文园地六、识字7

  第十五周12.4——12.10第26、27、28课

  第十六周12.11——12.17第29课、语文园地七、识字8

  第十七周12.18——12.24第30、31、32课

  第十八周12.25——12.31第33、34课、语文园地八

  第十九周1.1——1.7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1.8——1.14复习迎考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情况分析

班级概况:

  本班级现有人数52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周边自然村,大部分来自农民家庭。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学生多数来农民家庭,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家庭教育严重不足,家长对学生的家庭辅导比较欠缺。

三、工作目标

  以教育教学为工作重点,并以“科研兴教”、“变教书能手为教育专家”为目标,努力为提高本班的数学教学质量而奋斗、机智、耐心地工作。

  本册内容有:

  (一)除法。

  (二)角。

  (三)混合运算。

  (四)平行和相交。

  (五)找规律。

  (六)观察物体。

  (七)运算律。

  (八)解决问题的策略。

  (九)统计与可能性。

  (十)认数。

  (十一)使用计算器。

  教材重点: 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和可能性、认数。

  教材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课时计划:

  (一)、除法———————————————12课时

  (二)、角———————————————7课时

  (三)、混合运算———————————————6课时

  (四)、平行和相交———————————————4课时

  (五)、找规律———————————————2课时

  (六)、观察物体——————————————2课时

  (七)、运算律———————————————5课时

  (八)、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

  (九)、统计与可能性———————————————5课时

  (十)、认数——————————————6课时

  (十一)、使用计算器———————————————4课时

  (十二)、整理与复习———————————————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