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音乐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 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3、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首,选用歌曲二首,每课还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2、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题目,欣赏。 教学难点: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三、改进教学的措施

  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 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8、 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音乐教学计划 篇4

  一、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

  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游戏宫。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这样的转变是学生喜欢的,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

  二、教材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为启蒙儿童,大部分以7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所以老师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学到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初步感知音乐给生活带来的的美.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培养基本活动能力的基本动作和学练方法,做出各项动作的正确方法,具备一定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的能力。

  2、正确掌握每个动作,提高掌握。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 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过程。

  2、 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加强实践与创造。

  4、 加强综合与渗透。即融入其它学科知识。

  5、 把激发学生学习韵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音乐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二、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们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们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们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教学工作计划《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四、学生们情况分析

  1、学生们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们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周次初一级初二级

  1《岭南春早》《编钟》

  2广东音乐古琴

  3广东民歌印安人的音乐

  4《故乡的亲人》欧、非黑、白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5《噢!苏珊娜》北美洲的音乐

  6亚洲的歌中国民歌的题材

  7圆舞曲中国民歌形式的分类

  8小步舞曲民管乐简介

  9玛祖卡、波兰舞曲古曲欣赏

  10中考中考

  11进行曲简介民族调式

  12《在太行山上》

  13《送别》《黄河大合唱》

  14《问》抗战时期的音乐

  15《快乐的铁匠》贝多芬简介

  16至17终考终考

【【精华】音乐教学计划五篇】相关文章:

1.【精华】音乐教学计划集合五篇

2.【精华】学期教学计划音乐五篇

3.【精华】音乐教学计划汇总5篇

4.【精华】小学音乐教学计划4篇

5.【精华】小学音乐教学计划3篇

6.【精华】音乐教学计划锦集6篇

7.【精华】小学音乐教学计划4篇

8.【精华】音乐教学计划汇总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