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热门】物理教学计划3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教学计划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20xx级10班和18班的物理老师,本人将继续发扬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平常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计划要求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选修3-1和选修3-2,为电学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中系统地掌握基本的电学和磁学的基本知识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教学中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科学探究的思想,较为深入的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

  选修3-1涉及的内容有电场、电路和磁场三部分的内容。首先,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了解电场和磁场规律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多样性的认识。其次,通过实验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认识电路中元件和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了解电路的研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体会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选修3-2围绕着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传感器三个主题展开。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磁关系的序幕。法拉第磁生电现象的发现及电磁感应规律的研究,为发电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电能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模块中,同学们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掌握电磁感应的相关规律,而且将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交变电流和变压器知识的学习中,了解生活中与电相关的问题,知道交流电是如何闯到千家万户的。认识传感器的技术意义、工组原理和实际应用等。

  2、重、难点:

  掌握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之间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交变电流,自感现象,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培养良好规范的解题习惯和科学发散的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探索,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

  根据我班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编写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知识目标、重点、难点、试题精选(基础题、能力题和提高题)。学生在课前先做好预习,然后有重点地听课。在教学中坚持一讲一练,课堂辅导,当堂解决。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重视模型的建立、鉴别与应用。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育应变能力。

  2.倡导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多论。

  课堂教学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教学效益。

  3.加强实验教学. 写好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和高考模拟精选等。

  抓好常规实验的复习,在每一个实验中,养成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开放实验室,然学生最大程度熟悉实验器材。注重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精选作业和试题,分层次布置学生作业,注意作业时间和难易程度搭配。

  时间过长、过难,学生厌烦,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科目上;过易,学生又觉得了无情趣,缺乏动力和挑战感。学案中留的作业分为基础题、能力题和提高题,要求能力有限的学生基础题必做,能力题尽量做,提高题选择性地做,甚至可以部分放弃。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物理教学计划 篇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实验配档:

  (一)第一周:

  1、星期一: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3、4课时。

  2、星期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6、7课时。

  3、星期四:用刻度尺测长度。

  (二)第二周:

  1、星期一:二氧化氮的扩散,3、4课时。

  2、星期二:决定扩散快慢的因素,6、7课时。

  3、星期三:做功与内能的关系,2、7课时。

  4、星期四: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3、4课时。

  5、星期五:研究比热容,5、6课时。

  (三)第三周:

  星期四:测平均速度。

  (四)第四周:

  1、星期二:

  (1)一切声源都在振动,2、3、5、7课时。

  (2)利用内能来做功。

  2、星期三: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音色,2、4、5、6课时。

  (四)第五周:

  1、星期一:摩擦起电,3、4课时。

  2、星期二:用手感觉水的温度,2、3、5、7课时。

  3、星期三:

  (1)电流的形成,2、7课时。

  (2)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4、星期四:

  (1)观察熔化现象,3、4、6、7课时。

  (2)导体和绝缘体,3、4课时。

  (五)第六周:

  1、星期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2、星期四:观察水的沸腾。

  (六)第七周:

  1、星期二:

  (1)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3、5、7课时。

  (2)电流,6、7课时。

  2、星期三:观察碘的升华,2、4、5、6课时。

  3、星期四:用电流表测电流。

  (七)第十一周:

  1、星期三:

  (1)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4、5、6课时。

  (2)用电压表测电压。

  2、星期四:观察平面镜成像(3、4、6、7)

  (八)第十二周:

  1、星期一: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3、4课时。

  2、星期二:

  (1)光的折射实验,2、3、5、7课时。

  (2)变阻器,6、7课时。

  (九)第十三周:

  星期二:照相机。

  (十)第十四周:

  1、星期三: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2、7课时。

  2、星期四:幻灯机放大镜。

  3、星期五:伏安法测电阻。

  (十一)第十五周:

  1、星期三: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星期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3、4、6、7课时。

  (十二)第十六周:

  1、星期一:电功,3、4)

  2、星期二:

  (1)额定功率,6、7课时。

  (2)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星期三: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4、星期五:焦耳定律,5、6,课时。

  (十三)第十九周:

  1、星期二:物重跟质量的关系,2、3、5、7课时。

  2、星期三: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2、4、5、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