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必备】教学计划汇编六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 篇1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交往,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增强处事能力,促使自身发展。教会学生与同学、教师结伴同行,走过美好的青春,走向幸福的人生。在冲突的学习中化解矛盾,健康成长。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知法,懂法,用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有“相亲相爱一家人”和“我门共有一个家”两课组成,本册书把学会交往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教学重点,第一单元以与父母交往作为开篇,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有“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和“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两课组成,这一单元是要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是上一单元的深化。第三单元在合作中发展,有“合作竞争求发展”和“合奏好生活的乐章”组成,这一单元是前两个单元的扩展。第四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有“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伴我们一生的权利”、“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四课组成。

  三、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懂竞争,知合作,能宽让,讲平等,善体谅,诚实守信的人。同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难点:

  对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如何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掌握交往的艺术。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练习法。

  六、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比较自觉,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作业能认真完成,这部分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自觉,上课精力不集中,讲话,不注意听讲,作业又不认真按时完成,教师要多用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这一部分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七、实施目标的方法: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4、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教学的基础。

  第二、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

  第三、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

  第四、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八、课时安排

  周次 课时数 教学内容

  1 2 第一课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 3 第一课 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二课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3 3 第二课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第一单元测验和评讲

  4 3 第三课 第一框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第三课 第二框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5 3 第四课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6 2 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7 3 第五课 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五课 第二单元测验

  8 3 第二单元评讲

  9 3 第六课 第二框 珍惜学习机会 第七课 第一框 财产属于谁

  10 3 第七课 第二框 财产留给谁

  11 2 第七课 第三框 无形的财产

  12 3 第八课 第一框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第八课 第二框 维护消费权益

  13 3 第三单元测验及讲评

  14 3 第九课 第一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第九课 第二框 维护社会公平

  15 3 第十课 第一框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第十课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16 2 讲练习

  17 2 总复习

  18 2 总复习

  19 2 总复习

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四年级普通班三个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 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小学信息技术第2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文本编辑、网络基础知识。其中“文本编辑”的内容占本教材的80%,可见文本编辑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文本编辑、指法练习、网络基础知识

  重难点:文本编辑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其它教案《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成品出来 :“保护地球”。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四年级普通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课时 内容

  第一课时 讲解室内常规、新学期计划及安排、编位置

  第二课时 指法练习、基本键位及其准则

  第三课时 指法练习、巩固以前所学

  第四课时 输入一篇短文、保存

  第五课时 修改这篇短文

  第六课时 美化段落、漂亮的艺术字

  第七课时 插入图片、插入自选图形

  第八课时 半期测试:创作小报(2)

  第九课时 因特网的网络地址

  第十课时 有价值的历史记录

  第十一课时 实用的收藏夹

  第十二课时 网上寻宝

  第十三课时 怎样申请电子邮箱

  第十四课时 怎样使用电子邮箱

  第十五课时 复习

  第十六课时 期末测验(创作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