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教学总结

时间:2021-08-31

有关学校教学教学总结汇总7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教学教学总结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教学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董事长和校务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和全国先进民办学校”这一工作重点,群策群力,开拓进取,积极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改进后勤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促使学校胜利跨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一、 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

  几年来,在各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以“兴学育才,回报社会”为宗旨,以育人为已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民办学校自主性强、体制灵活的优势,努力实践学校提出的正确的教育观、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在基本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在社会中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因此,要求到我就读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为适应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潮阳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我校经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决定在本学期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使教学班增加到82个,在校学生增加到4023人,其中小学部50个班、学生2412人,初中部32个班、学生1611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方面的困难,投资8000万元,争分夺秒完成了占地78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新校区校舍的建设,使校园总建筑面积增加到11.8万平方米。新校区落成之后,我们又利用暑假时间,投资190万元,完成该区教室、仪器室、功能室、食堂、师生宿舍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其中仅多媒体平台一项投资便达到130万元;同时,我们对办学点进行调整,将原小学部改为小学低部,原中学部改为小学高部,新校区为中学部,并抓紧做好搬迁工作,确保新学期正常开学。

  今年暑假,报读我校的学生达到5000多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招生工作于8月2日前圆满完成,中学录取率为10%,小学部录取率25%。

  二、 积极推进民主管理,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完善三级管理体系、强化分块分层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一是充分发挥行政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凡关系学校大局的事,一律提交校务会议讨论研究,使决策真正体现集体的智慧;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监督保障机制,不定期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座谈会,反馈信息,征求意见,形成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决策程序。三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学校工作,广征代表提案,使教代会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四是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做到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公开,财务及校产管理公开,学校热点问题公开,以调动教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监督的民主意识,避免决策的失误,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五是倡导教育过程的民主性,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状况,逐步试行学生评议教师工作,即让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课堂常规、知识传授、教法、学法指导、电教手段、思想教育、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和班级管理等进行评议的做法,从而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的管理机制更加科学、民主,创造了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崇尚一流的高效率的教师群体,较充分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议政民主、雷厉风行、注重效率的学校内部管理新局面。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

  本学期,学校以学习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开学初,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平时通过集体会议、个别沟通等方式,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要求教师把教育事业、学校事业和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奉献进取、勤于学习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进一步形成。

  学校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加强了新课标的学习,并以此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绝大多数教师能认真学习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校先后派出20多名教师前往汕头、重庆等地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外出教师返校后能写出质量较高的学习报告,上高水平的汇报课,使学习成果成为全校教师共享的资源。平时教师之间能积极主动地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新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任教师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岗位技能。

  为了适应管理重心下移、以年级组管理为主体的机制,德育处更加重视班主任培训。开学初举办了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培训班;学期中途又举行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熟悉了管理业务,提高了教育水平、管理水平。

学校教学教学总结 篇2

  一、一些做法

  1. 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和二册教材培训,保证实验稳步发展。

  寒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中,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9人次)、论文交流、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师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第一学期实验工作,找到经验,反思不足,并展望第二学期的工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推动课改的发展。

  要想让课改稳步发展,只靠几个人来推进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就必须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研究的载体。否则,老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现在的教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出于上述考虑,在实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老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发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办法是:老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愿意在课改中展开研究,就可以报名。结果70余名教师报了名,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第二步,让课题组老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我先公布区里的专题“情境化课堂教学”,并配发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课题组老师在确定自己的专题时,可以在区内专题下来研究,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出发,自己来确定专题。现在,已在区里备案的专题,包括来自22所学校的23个,占全部实验校(35所)的63%。

  本学期末,准备进行专项总结。

  3. 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实验的深入发展。(因课题组过于庞大,我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人的课题中心组。)

  本学期,课改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要进行二册教材的使用实验;并要进行评价方案的实验;及专题的研究等。

  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20人),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教师开放,自愿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思考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并观摩、研讨教材的使用;通过自评、他评等形式,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结合献课活动,进行短期专题的研究。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研究上。通过研究,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一些方法,确定了基本思路:积累表象→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示。

  另外,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研究课、与宣武区交流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主体意识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

  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学校的很多班级中已经绝迹,激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

  2.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

  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师把学生看作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现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老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即从学生共性特征出发),并有一些老师能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以及本班学生中的个别学生情况出发(即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3.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4. 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情境化课堂教学”专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实。

  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师在教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并列式”方式组织教学(多个情境依次出现,相对独立),通过不断变换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中(如统计等),则采用“因果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境的出现是前一情境的结果(或说由前一情境推出后一情境)。

  从设计情境的内容选择上,老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生活动参与,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如一位老师在加法的教学中,与今年春季北京沙尘暴相联系,设计了环保主题。)

  从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老师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自我发展……

  总之,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