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美术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课时安排

  1、第一课《凝固的音乐——建筑》 1课时

  2、第二课《有特点的人脸》 1课时

  3、第三课《戏曲人物》 1课时

  4、第四课《图形的魔术组合》 2课时

  5、第五课《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1课时

  6、 第六课《自制小画框》 1课时

  7、第七课《色彩的调和》 2课时

  8、第八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1课时

  9、第九课《箱板上的新发现》 1课时

  10、第十课《参观券的设计》 2课时

  11、 第十一课《神秘的礼盒》 2课时

  12、第十二课《故事里的人》 1课时

  13、第十三课《笔的世界》 2课时

  14、第十四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1课时

  15、第十五课《神州风采》 2课时

  16、 第十六课《家乡的老房子》 1课时

  17、 第十七课《家乡的小吃》 1课时

  18、 第十八课《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9、 第十九课《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20、 全期小结 3课时

美术教学计划 篇6

  【活动目标】

  1、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补洞洞。

  2、发挥想象,尝试根据洞洞的形状添画出各种形象。

  3、体验洞洞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胶棒、记号笔

  2、各种服装杂志、彩纸、彩色报纸等

  3、PPT:教师登山照片;各种形象(动物、车、水果、人物等)

  4、 音乐:《撕报纸》、《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放假,你们出去玩了吗?(去公园了、没出去···)你们猜我去哪了?(打开登山照片)对我去爬山了!爬山很开心。哎!只有一件事让我特别的郁闷,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几个洞,你们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呀?(缝一缝、补一补)

  师:你们真聪明!(出示各种纸)假如这是一块布,我把它补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补好了。怎么让洞洞看起来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图案,装饰上花纹···)

二、游戏—撕洞洞。

  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把你们请来,就是想让你们帮我把这些洞洞设计一下。

  1、提出设计要求:老师准备了各种T恤纸,但现在上面还没有洞,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把上面撕出各种形状的洞洞,然后再来设计。(记住:洞洞的形状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2、播放音乐《撕报纸》开始游戏。

三、尝试想象创作

  1、补洞洞。

  师:现在T恤上有许多洞洞,你们把洞洞周围涂满胶,选一张喜欢的纸把洞洞补好。

  2、添加想象。

  师:洞洞补好了,我们看看洞洞能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儿开始创作!

四、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美术教学计划 篇7

  3月:儿童画线描

  1、下雨了3、蜻蜓芭蕾舞

  2、猫头鹰4、蚕宝宝的幸福生活

  学习良好的绘画习惯(正确的绘画姿势、绘画用品的摆放与管理、绘画的卫生习惯),能大胆作画。对线描基本技法的训练。

  4月:儿童画风景

  1、美丽的森林我的家3、千眼树

  2、蝴蝶4、荷塘月色

  5、月上树梢(油水分离)

  通过多次线描的强化训练,对主要形体的正确把握和物体造型的再度创作。风景:过渡色的练习;色彩中的三原色与间色。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部分形体进行具体装饰,自我设计。

  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两两相调为间色。

  油水分离的原理。

  5月:儿童画人物

  1、怪脸谱3、游泳的人

  2、月亮娃娃4、影子在跳舞(儿童10)

  过渡色的巧妙应用,对不同形体的立体效果的处理。

  人体的简单结构及性别差异。

  人体正面的静态画法,脸部对称的五官。

  人物的身体结构特征,尤其是各个骨关节的特征。

  人物头部与四肢形体的比例

  6月:组合

  1、快乐的树2、老鹰捉小鸡

  3、跳舞的新疆小朋友4、遐想

  人体侧面、动态画法。

  将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内容(滑梯、游戏)作为绘画情景,结合新疆特色的民族服饰和舞蹈,进行多元素的组合与创造。

  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反差对比(红与绿、黄与蓝、黑与白)

  儿童人物画:动态组合

【【精华】美术教学计划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华】美术教学计划汇总七篇

2.【精华】美术教学计划集合七篇

3.【精华】美术教学计划七篇

4.【精选】美术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5.美术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6.【精品】美术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7.【实用】美术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8.【精选】美术教学计划合集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