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必备】教学计划汇编六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着眼学生健康快乐,关照学生终生成长。 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较容易掌握的演奏方 法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当学生把会唱的歌通过转变成琴声演奏出 来时, 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弹奏, 已经有一定的弹奏基础。包括一定的指法和相对稳定的节奏,按 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要求,通过有趣味地 听、视、想、唱、弹的方法,制定了电子琴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键盘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进 一步掌握电子琴的功能、提高使用的能力,以适应音乐教学工作 及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需要。

  1.认识简谱,能根据简谱唱出弹奏曲目,打出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 1——7 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简谱弹 奏曲目。

  3.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视谱习惯。

  2.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初步掌握音色和基本节奏型的 运用,单指和弦和多指和弦的掌握。

  3.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手指灵活、流畅地弹奏。

  4.加强对声部以及对音色、音量控制能力、能较完整地表现音 乐形象。

  5.掌握音色组合、音色、节奏伴奏的替用、转换、恰当地运 用,以为歌曲配弹伴奏。

  四、教学原则

  1.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 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配弹歌曲伴奏的训练,着 重提高学生的实用工作能力。

  3.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来用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措施

  1. 趣味互动学习掌握歌曲。

  2.童趣的引导掌握音符的学习。

  3. 通过学习五线谱掌握认知能力及合作能力。

  4. 通过趣味的游戏,让生积极去学习音符,提高学习的兴趣。

  5. 通过手指练习的学习,能主动去认识乐谱。

  6. 通过故事让生能过在快乐中掌握手型。

  7. 鼓励学生对于键盘上断奏弹奏的兴趣的培养。

  8. 通过学习双手的断奏,鼓励学生提高兴趣。

  9. 通过律动歌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

  六、教学进度

  以课时为单位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七、教学内容 本学期电子琴教学主要已掌握键盘的基本技能, 以及掌握电 子琴的功能,完成《划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泉边》等 、 、 乐曲。

  周 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教 学 内 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了解电子琴基本功能 基本乐理学习,并学会右手手指练习。 认识五线谱,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了 解拍号及含义。

  第四周 1.初步进入键盘学习,掌握好演奏姿势 2.学习用一指演奏手指练习。

  第五周 1.巩固所学知识 2. 并把所学音阶(c ,d ,e,f,g )加以灵活应 用。

  第六周 1. 把所学加以应用。进入综合练习,并学会演奏作 品《玛丽的小羊》 。 2. 学会演奏乐曲,并加以巩固和弦练习。

  第七周 1 双手练习,训练其节奏及音的时值正确。 2.双手练习,牢固其所学姿势,并学会演奏《划船》 。

  第八周 学习 2/4 拍乐曲演奏并学会连音演奏以及节奏感训 练,把(c,g)两个和弦再次巩固学习,了解"长笛"音色。

  第九周 1.学习 2/4 拍基本节奏。并能击拍看谱演唱旋律。 2.初步学弹《快乐的小朋友》 ,用单手演奏。

  第十周 复习作品《快乐的小朋友》 ,并训练学生识谱能力, 重点指导较差学生,并练习击拍视唱。

  第十一周 学习新的键盘演奏功能, (节奏,同步起动,速度) 了解 3/4 基本节奏《华尔兹》 ,初步把节奏感加以应 用。

  第十二周 学会"符点音符"的演奏和休止符的停顿时值, 并学会 《大调圆舞曲》这首作品的演奏。

  第十三周 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练习, 并了解进行曲的基 本节奏。

  第十四周 电子琴演奏欣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到电子琴 无穷的变化,并培养其乐感及演奏风格。 第

  十五周 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练习, 并了解进行曲的基 本节奏。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复习旋律中所出现的乐理知识。 电子琴演奏欣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到电子琴 无穷的变化,并培养其乐感及演奏风格。

  第十八周 总复习

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本册教材包括学习好帮手和机器人两部分内容。学习好帮手主要是一些软件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是本册的主要部分。

  2、教材特点:

  (1)体例上采用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的模式。

  (2)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精神。

  (3)强化任务淡化计算机知识。

  (4)任务之间互相融合。

  (5)教材使用适应性强。

  3、教材主要内容: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学习好帮手和机器人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已经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主动权和自由,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必事必躬亲,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学生应用各个软件,包括PPT制作“汉字的发展”“古诗词”“月历”“毕业留念册”演示文稿,用WORD制作“世界之最”手抄报,撰写“生活变化”研究报告,用WORD绘图工具,经过计算比例,布置房间,设置地砖。

  第二单元:了解机器人的功能与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潜能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措施:

  (1)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重视上机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进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