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锦集7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计划 篇1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假想游览,并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体会到敦煌艺术的神奇,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有人来到无锡,问我们这里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

  美丽的家乡仅是我们祖国秀丽河山的一角,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你们听说过莫高窟吗?(板题)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你们有人去过吗?敦煌莫高窟比你们刚才说的许多风景名胜更有一番独特之处。它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洞里有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带入情境。

  1、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现在就让我们作一次假想旅行,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来到敦煌莫高窟。你们看!(点击图片)

  2、导游马上过来迎接了我们,带我们边走边看,并向我们介绍起了莫高窟。(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边听。)

  三、放课文录音。

  刚才我们跟着导游走马观花了一番,听到导游是怎样赞美莫高窟的呢?你又看到了莫高窟里的什么呢?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为什么?

  这下我们对莫高窟不陌生了,让我们自个儿再来好好的游览一下莫高窟吧。

  四、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第一遍轻声读,把它读通;第二遍放声读,把它读连贯;第三遍默读,边读边想,再分别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段意。

  2、学生讨论后板书:彩塑

  莫高窟(一颗明珠)壁画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总)藏经洞(总)

  (分)

  五、导入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刚才某同学说莫高窟里的彩塑给他印象很深刻,老师也有同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细细观赏彩塑,好吗?

  2、学生细细地赏读这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指导:同学们读课文,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洞里的彩塑怎么样?把主要特点抓住。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4、齐读此句。

  5、指点: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让我们感受到彩塑的魅力吗?课文是怎样具体地描述的呢?(画出这几个句子,指名读。)

  6、彩塑的魅力所在,都体现在这几句话里了。那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似乎看到了这些样子呢?指名试读后师指导朗读。

  7、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看到的彩塑形象吗?

  8、学生自由说后再观赏彩塑图片。

  9、看到这,你想说什么?(突出“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10、游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时又会怎么样呢?想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观光时的动作、神态、语言。

  11、这么精妙绝伦的彩塑,值得我们再去看看。齐读这一段。

  12、现在你能根据提示向大家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吗?(示填空:第二小节内容)

  六、作业。

  1、向家人介绍莫高窟无与伦比的彩塑。

  2、上网观赏莫高窟的壁画,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计划 篇2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抓住总起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4、 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水井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人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呀!”

教学准备:古井的图片、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基础性诊断练习。

(一)导入新课,揭题。

  当今的社会人们生活用自来水非常方便,一口井也许很多人都看不上眼,但是作者对他家后院菜园里的水井却有着特别的感情,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井》。

(二)初步练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古老 记载 繁星 竟然 滋味 倒映

  2、 检查自学效果。

  (1) 认读生字。

  (2) 交流词语意思。

  (3) 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知道。

  3、 书写生字和习题3中的词语。

二、 发展性诊断练习。

  1、 练读课文思考:(1)这口水井在哪里?(2)这口水井有哪些特点?(3)作者由水井想到了什么?

  2、 讨论问题(1)。

  “在菜园里”说明了什么?哪些词反映了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第一段。

  3、 画出2——4段每一段的总起句。重点指导学井水“很清”这段。过程:

  (1) 读相关内容思考: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现水很清的特点的?

  (2) 作者怎样叙写这件事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 运用扶、放学习水“很甜”“很凉”两部分。

三、 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 这清清的甜甜的井水养育了几代人,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出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代人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呀!)

  2、 学生联系前几个自然段分组讨论理解上述句子的意思。

  3、 交流;指导朗读;背诵。

四、 自主性学习诊断。

  1、 学习2、3、4段总分的叙述方法。

  2、 学生练习写一段话。如:今天的天气很热……

五、 共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