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初中数学(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计划初中数学 篇5

  一、教学要求

  1.七年级(上)数学教材是全套教科书的基础内容,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把握,注意好与小学知识的衔接。教材虽然淡化了有关概念的教学,但教师要注意分寸的把握,了解教科书的变化及用意。要抓住方程这条主线,带动有关知识的学习。相关整式知识要根据需要把握。对“图形认识初步”的教学要求也应突出基础性,要注意丰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要注意“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的利用,适时安排,加深认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运用能力。练习要适当、适度、适时,如有理数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一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不同几何语言的相关转化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掌握,打好学生基础。对课本中练习题,“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要把握练习的时机,对一些情境性强,建立模型要求高的习题,要注意培养兴趣,不搞一刀切。计算器运算使用要求学生学会,但不能代替笔算能力。总之,要打好基础,防止分化,落实目标。

  2.八年级(上)人教版教材,要求教师尊重教材的编写体系,对一些七年级学习过而掌握起来有难度的内容[如不等式(组)的应用问题],在八年级教师要作必要的补充,加强必要的练习,要加强数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加强“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等图形的认识与了解。注意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意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发现数学问题。要妥善处理好落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对把大部分练习留在课外,加重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做法,对单元练习与检测,要处理好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及时地查漏补缺。教师要研究各种课型的上法,最大限度地大面积巩固学生基础,且使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3.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要努力处理好落实双基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处理好学科知识内的逻辑联系,处理好学科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学生实际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本学期要上完上册的六章内容,这六章内容要注意基础性和应用性,在课时安排上充分保证新授课的时间。防止偏、怪、难的重复训练,部分九(下)内容,如“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二次函数”部分内容适当提前,让出时间给下学期的全面复习。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加强指导,让其更好的发展。对大面积而言要注意降低起点,加强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练习与巩固。

  二、教学进度

  七年级:期中考试前可授完第二章第三节。一般不落后于第二章第二节(考虑假期),期中考试后授完本册全部内容。

  八年级:期中考试前可授完第十三章第二节或第三节,期中考试后授完本册全部内容。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根据各校进度授完九(上)三分之二左右内容,期中考试后授至九(下)第二章部分内容(具体以市调考进度为准)。

  三、教研专题

  1.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活动单元的设计与研究。

  2.课型研究

  3.教学模式与复习效益研究

  4.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教学计划初中数学 篇6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为初中数学中的统计部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比以往要求更高,也更这重要,也是将来必须考察的内容,且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能促进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学会在一组数据中判别中位数与众数,对中位数、众数有一个初步的体验。

  (2)招考网经历体具实例体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

  3、 重点:认识中位数与众数,能在具体实例中判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难点:区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特征时的不同侧重。招考网

【学法、教法】

  1.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好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动手、观察能力较强,所以我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工程投标”活动,再通过实例突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理解和区分。

  2.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体验再求知心理规律,招考网我把本节中“公司员工月工资”作为他们自主学生的第一例,并讨论交流回答“议一议”中的两点问题;又通过简单实例复习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再通过具体的“工程投标”实例让学生深刻体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区别。招考网

【教学过程】

  1.复习平均数: 练习P223习题8.2第1题加强认识平均数。

  2.通过简单实例认识中位数与众数:

  (1)在一组数据1、2、3、4、5中在中间位的数为多少?3

  通过此例可引出“中位数”概念,但数组中偶数个时怎样?(再举一例)

  (2)在一组数据1、2、3、4、5、6中中位数为多少?招考网

  通过此例说明“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平均数。

  (3)在一组数据1、2、4、4、5中什么数出现最多次?(得出“众数”概念)

  3.讨论交流P224 “公司员工月工资”问题,并回答“议一议”中的两点问题。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特征时的不同侧重。“平均水平”更合适

  4.如何区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通过“工程投标”活动体现“平均数”的作用。

  (1)介绍“工程投标”中的一种规则:以上梅中学新宿楼“工程投标”中的例子:招考网

  如:在班上选取8位同学作为8个参投单位,8位同学口头投的参数为:(直接写在黑板上)单位:万元

1



2



3



4



5



6



7



8



80



95



110



100



150



120



140



105



  解释:“工程投标”中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不能让“投标单位”走极端而集中大家的智慧取“平均数”。

  (2)拟建“下屯到武夷山水泥路面”,让全班同学参与“投标”,具体操作:

  先给工程大概的预算:每公里总投资约在40万元,总里程为24公里。

  招考网

  大家各自在纸上写出“标的”并注明姓名,集中交至讲台,由班长从中随投抽出10份作为样本:(单位: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800



880



900



950



825



850



840



860





  本例的作用:

  (1)真正让学生体验了“平均数”集中了大家的智慧。

  (2)了解“工程投标”中的一些技巧,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5.“中位数”能避免一些人为的“走极端”,计算简单,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6.“众数”在选举中尤为突出。看P226“议一议”

  【课后作业】P226“做一做”、P227第3题

【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1.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集锦六篇

2.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集合六篇

3.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汇总六篇

4.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合集六篇

5.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六篇

6.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集锦7篇

7.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集锦8篇

8.关于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模板集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