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桑娜、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桑娜、渔夫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合理想象。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知穷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穷人一课,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

  板书:桑娜渔夫西蒙

  二、学习1—7自然段。

  1、课文中哪些内容描写他们穷呢?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出示幻灯: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孩子们没有;吃的是,菜鱼。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他们!

  2、学生练习填写。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学习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

  1、桑娜一家如此贫穷,当她发现西蒙死了,就毫无犹豫的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回来后她想了些什么呢?同学们默读8-—11段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2、同学读自己画的句子。

  3、教师出示幻灯,逐句学习。

  (1)幻灯内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教师追问,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幻灯:“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部,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体会渔夫的品质。

  1、不仅桑娜有这样的品质,还有谁有呢?(找出描写渔夫品质的句子学习。)

  2、出示幻灯:“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3、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渔夫、桑娜可能。

  孩子们可能。

  五、再造想象。

  那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插图描写。

  板书设计:

  穷

  桑娜 渔夫 西蒙

  人 抱 熬

  担忧 害怕 坚定

  善良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本课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被教育部电教馆收录于《全国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录像带中并出版发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诵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联系学过的送别诗,进行比较鉴赏。

  3.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3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

  背诵《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入

二、学生自由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说说读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四、讲解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从诗的标题看,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两位诗友阔别多年后在扬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赠诗相赠,

  刘乃作此酬答。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

  三、 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五、小结

  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

  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六、学生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简要说说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异同。

七、当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2.学习本课生字,通过,读准字音,了解词意,并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对话。

  3.默读课文,找准重点段,试着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给我买书经过这部分,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

  2.找准重点段,训练给课文分段及归纳段意。

  3.感受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这番话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

  1.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

  2.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体会父亲希望子女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二),了解字音词义,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三)找准重点段,总结每段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懂得并体会《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为什么珍贵。

  (二)体会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三)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皇帝的悲哀》这本书。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二)板书课题:爸爸和书。

  导入 新课: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是啊,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课文后就知道了。

  (三)自学课文。

  布置预习要求,由学生预习。

  1.边读书边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用△△作上记号。

  2.标出序号,找准重点段,试写各段主要内容。

  3.画出课后思考的句子,想想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指导阅读。

  1.汇报自学情况:

  (1)先由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或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作进一步检查。

  学生可按自学要求汇报,也可以学懂一点讲一点。如懂得题目的意思;知道哪些部分是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又如学会了哪些生字,学懂了哪些新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等等。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可根据要求询问学生是怎样学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讲到的问题。

  总之,教师以指导、点拨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初读课文。

  (2)在字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字的读音和字形。

  ①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

  ②注意下面字的字形。

  缠(ch2n):容易少一笔为緾。

  晰(x9):容易多一笔为。

  裹(gu%):果字最后一笔不要写成奈。

  2.指导精读课文:

  (1)先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为什么是最珍贵的?这两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学生自学讨论:

  《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原因是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投影:一就体会出这本书的珍贵与当年买书的情景有关。

  总结1、2自然段主要内容:《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

  (2)学习重点段落3~12自然段:

  ①请一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思考:

  A.爸爸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

  B.你怎样理解爸爸在给我买书过程中说的那些话?

  理解A:爸爸是在公司倒闭,妈妈干零活,我无人照管,家中生活十分窘迫和贫苦的情况下给我买书的。而且买的是旧书,很便宜,还是用乘汽车回家的钱买的,而回去的路又不好走。

  理解B:重点体会父子二人买书后在路上的对话。

  投影a: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吧?

  不,买书比坐汽车强!

  体会b:在路远天寒情况下,爸爸用反话激励我,使我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投影b: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这样做的.话,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

  体会b:爸爸的这句话既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同时又讲了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

  投影c: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体会c:爸爸朴实的话语,沟通了父子之间的心灵。爸爸含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来之不易,所以我觉得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为此,更加珍惜这本书。

  ②反复朗读,理解句子含义。

  A.再读重点句,体会句子深刻含义。

  B.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情感。

  C.通读第3~12段,归纳主要内容。

  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的经过。

  (3)学习课文第13至第15自然段:

  默读概括13至第15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爸爸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继续给我买书以及买书给全家带来的欢乐。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出:读书,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读最后一段归纳总结主要内容: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是怎样买来的,指出爸爸买书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试归纳各段主要内容。

  (1)老师提问: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的?

  (2)学生朗读全文,找出课文3~12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的。

  (3)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

  讲《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

  第二段:(3~12自然段)

  主要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

  第三段:(13~15自然段)

  主要讲爸爸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继续给我们买书以及买书给全家带来的欢乐。

  第四段:(16自然段)

  概括地讲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是怎样买来的,指出爸爸买书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五)总结全文。

  1.让学生在朗读全文基础上,试总结全文主要内容。

  2.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做小结。这篇阅读课文,作者怀着深情,通过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回忆我的爸爸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们买书,给全家带来的欢乐,表达了爸爸对我们的深切关怀和所寄予的希望,说明这件事对我的童年生活有深刻的影响,使我懂得读书的乐趣,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3.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读书有乐趣吗?

  有哪些乐趣?

  在学生自己谈体会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读书能给人带来很多乐趣,它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激发情趣。所以,我们从小就应爱书,读书,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使自己成为热爱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