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习教学总结

时间:2021-08-31

【精品】教学实习教学总结3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回顾坚强地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但是教学总结的思路你学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实习教学总结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实习教学总结 篇1

  一、概述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保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病原学、病理学和病害防治学等分支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所处的地位相当重要。该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部分。理论讲授和实验共80学时,4学分,安排在大二第2个学期(总第4学期)进行;教学实习单独列出,作为一门课程,2周(10个工作日,约70学时),1学分,安排在大三第1个学期(总第5学期)进行。

  本次实习的学生班级为植保20xx级2个班,共67人。实习时间为20xx年9月16日至25日(2周,10个工作日);实习地点为实验室、学校内农场及附近乡村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番禺区黄阁镇);实习内容11项;实习指导教师9名。

二、学生实习成绩分布

  学生实习成绩最高为93分,最低为82分。具体分数分布见表1。

  从上表数字可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80~89之间,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实习的内容掌握较好,达到了实习目的。

  三、学生的表现及操作技能

  与往届一样,这次实习,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同学们在植物病害调查、培养基的制作与灭菌、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线虫的分离技术、病毒的稀释限点和致死温度的测定、真菌玻片标本制作技术、植物病害标本鉴定和腊叶标本制作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巩固和印证了所学的植物病理理论知识,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实习效果。

  四、实习内容及方法的改进

  本次实习在总结上次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上一届11项实习内容,设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另外,在真菌玻片标本制作技术方面,根据以往的教学实习经验,本次实习我们作了调整,仅给每位学生布置制作3块真菌玻片的作业,但对质量提高了要求,凡未达到要求的玻片不准进行封片上缴,在学生完成作业前教师先把好第一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量增加了,但由于有了这一措施,学生的每一件作业的质量都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这次实习收到了很好实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后勤人员的工作准备不足,后勤人员与教师的配合还有待改进。建议后勤人员改进工作作风,与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把实习搞好。

  2、学校农场及附近乡村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类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外出实习的要求,致使学生采集到的标本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到离学校较远的地方去实习又不太切合实际,因为实习经费和时间有限。

教学实习教学总结 篇2

  十二年前,我还是一名懵懂的小学生;十年后,我已经走进学校的讲台上开始实习。在做实习教师的这段日子里,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对小学语文教学和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悟。富有收获而有意义的实习生活让我万分珍惜,有些不舍,有些依恋。这份责任,这份感悟,这些收获,是我人生的另一个新的起点。

  在实习中收获的经历和感受,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体会了当老师的快乐,也结识了我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位重要的良师—使我尊敬又感激的周俊芬老师!也收获了一颗颗可爱的童心,更是一个宝贵的回忆。

  似水流年,十年光阴,转瞬即逝,然回忆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二年后的今天,我再次走进小学校园,不同的是角色的转换。

  当我怀着激动和希望走进我的实习地方——鄂尔多斯市万佳小学时,看到那迎风飘扬的国旗。看到那美丽的校园,看到那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时。种在我心底的梦想发芽了,一个声音告诉我:要想成为一名快乐的实习老师,就必须“爱学生、爱老师、爱校园”。也许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爱吧,才使这一个多月的日子从我手中飞快地溜去。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和感悟:

  一、谈谈我对小学语文教学实习工作的感受

  要用一个字来描述小学语文教学——难。在改作业当中发现学生“善于”混用字词,本着教学的严谨性,我都一一记录了下来。终于周老师把宝贵的机会给我了。在她的引导建议下我第一次走上了讲台。说实话预设和生成有很长一段距离,就这么一个阅读课,被我上的一点都不成功。由于我的引导失误孩子们回答问题犹犹豫豫,我知道他们断然是听的懵懵懂懂。我无奈的望着指导老师,眼神里流露出救助的渴望。下来周老师负责任的悉心指导,除了给予我肯定之外还对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使我顿时从泥潭里跳了出来。那一刻,对周老师的钦佩之心不言而喻。当天马行空般的幻象皆化为泡沫之时,而我的心里却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欣喜……

  任何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何况是刚开始呢?对于我的第一节课因为自己经验实在不足以随机应变,课堂上的师生融洽关系并没有体现出来,显得支离破碎。

  通过听周老师的指导及听课我发现自己的问题:

  第一,缺乏自信。一旦出现问题就六神无主,最后把眼光落在指导老师身上。

  第二,没有读透文本,重点把握不突出,内容不精练。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忌。

  第三,初出校园应该把自己的激情和风格释放出来,不能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浪费课堂时间。

  我深深了解自己,这一系列的问题并非紧张所致。要知道,我一直很向往讲台,很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其实,归根到底,备课不充分!说到备课,包括备课本、备老师、备学生。备课本是基础,吃透课本是灵活运用的前提。而最难把握的则是备学生,所以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理解差异。最好在备课时预设两种情境,最佳情境和最差情境,两手准备,便能游刃有余。

  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课。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常常搬个小凳子跟她去听课,有时觉得听课不仅是一种享受,而且可能会产生意外的惊喜。怎样才能听出惊喜?我以为:耳听3分,手记2分,脑思5分,心想1分。此时若能听出新意,彼时定能讲出新意。后来才知道听课一定要听评课,那是精华所在。就在前几天周老师及办公室其他的老师给予我机会,我也可以参与他们的评课,兴奋珍惜之余,要特别感谢一下办公室的各位优秀老师。不嫌我是一个刚出校园的学生,居然也有发言权可以品评,从中我发现自己可以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各位老师的精华都在其中,从而在他们的身上,各位老师的评论中审视自己,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