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过来,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五线谱的识别、欣赏能力的鉴别还比较陌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能力。

二、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 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材重点、难点:

  1、 进一步强化有关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2、 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等。

四、个人教研专题: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五、主要措施:

  1、 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

  2、 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 进一步强化有关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音乐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 我们一起来唱歌》

  第2周 《 玩具进行曲》 、《传、传、传》

  第3周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音乐游戏

  第4周 《动物说话》

  第5周 《你听,什么敲响了》

  第6周 欣赏《听!谁在唱歌》

  第7周 《你早》 、《上学歌》

  第8周 听《嘎嘎小鸭子》 、《跳绳》 、《可爱的家》

  第9周 我的创造

  第10周 《国旗国旗真美丽》 、《娃哈哈》

  第11周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草原就是我的家》

  第12周 集体舞

  第13周 《小树叶》 、《红叶》

  第14周 《猜一猜》 、《小猴子》

  第15周 《小鼓响咚咚》

  第16周 欣赏《京剧锣鼓》 、《小花鼓》

  第17周 《堆雪人》 、《蓝鸟》

  第18周 欣赏《雪花飞舞》 、《放鞭炮》

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担任301至305共5个教学班15节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本学期教材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来源与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表达与交流、网页的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社会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且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制作、管理的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 教学措施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5、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教育措施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四、辅导形式、时间 形式:

  1、理论辅导:教师讲解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中进行

  2、上机辅导:教师上机指导为辅,学生上机练习为主,优势生帮后进生为补进行。

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诗词的魅力深植于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小热爱诵读诗词,学会赏析诗词,从而发自心底的喜欢中国文化,并愿意竭尽全力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力为主的诗词欣赏课。通过捏学古诗、背古诗、画古诗情景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了展学生的思维力。

  3、能正确认读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词。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词,并能够流利地背诵。

四、教学安排:

  1、时间的安排:

  (1)利用每周校本课的时间。

  (2)利用每天早读课的时间。

  (3)鼓励学生回家诵读。

  2、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枫桥夜泊》

  第二周:《寻隐者不遇》

  第三周:《咏柳》

  第四周:《出郊》

  第五周:《咏华山》

  第六周:《寻隐者不遇》

  第七周:《送元二使安西》

  第八周:《望天门山》

  第九周:《春夜喜雨》

  第十周:《古谣》

  第十一周:《三字经》

  第十二周:《三字经》

  第十三周 :《三字经》

  第十四周:《三字经》

  第十五周:《三字经》

  第十六周:《三字经》

  第十七周: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

  通过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竞赛,写、画古诗文等评价方式检查和了解学生古诗文的掌握情况。

【【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1.【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五篇

2.【必备】教学计划锦集五篇

3.【必备】语文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五篇

4.【必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五篇

5.【必备】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6.【必备】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7.【必备】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8.【必备】教学计划锦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