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5)

时间:2021-08-31

教学计划 篇8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

  2、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并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在运动中体会到更多乐趣,并且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理论知识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发展、特点;轮滑运动的基本知识及比赛规则;轮滑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2、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1)速度:起跑、50米全程跑、100米全程跑;

  (2)耐力:计时跑、定时跑、800米和1000米跑;

  (3)力量:仰卧起坐、俯卧撑、蛙跳;

  (4)柔韧:静力性(压腿、压肩、下腰、体前屈),动力性(踢腿等);

  3、轮滑基本技术和组合动作

  (1)基本站立:外八字站立、平行站立、丁字步站立。

  (2)基本摔法:向前摔倒、向侧摔倒、向后摔倒

  (3)基本滑行:向前单脚滑行、向前滑行、向后单脚滑行、向后滑行。

  (4)基本转弯:平转、正滑步转弯、倒滑步转弯。

  (5)基本刹车:刹车器刹车、内八字刹车、T字刹车法。

  (6)组合动作:正葫芦滑行、到葫芦滑行、速度滑行、单脚滑行。

  (7)基本游戏:集体接龙、集体转圈。

三、教学安排注意事项:

  1.练习轮滑前,应先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手腕和下肢各关节及韧带,要充分活动开。

  2.如有可能,应戴一些防护用具,如轮滑专用的护腕、护肘、护膝及头盔等。现在很多体育商店都有这种轮滑的专用护具。

  3.练习前要检查轮滑鞋的螺丝等紧固部件,以免滑行中因轮滑鞋出问题而受伤。

  4.初学者应在初学场内或规定范围内练习,或尽可能在人少的地方练习,不要任意滑行。初次学习轮滑时,最好有滑行熟练的同伴或辅导员进行辅导。

  5.禁止做危险或妨碍他人的动作,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轮滑场内,如几人拉手滑行,在速滑跑道上逆行或与大家滑行方向逆行,乱蹦乱跳,在场内横插乱窜,追逐打闹,突然停止。

  附轮滑总诀:

  滑需团身,弯曲求稳;欲进先侧,谢中求正;先倾后蹬,先蹬后滑。

  弯滑分诀:

  右脚先入,左脚收浮;变位转向,十字交叉; 侧斜蹬冰,内紧外松。

  倒滑分诀:

  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上体后移,向侧蹬冰; 重心向内,三转一夹。

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达到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做法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3、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具体做法是:(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2)每章要有单元测验,阅卷完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特别“究错”题。(3)对学生要把每次讲评完后的答卷收上来重作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重视复习,温故知新

  学习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章后的物理复习更是如此。复习过的内容要多次见面,学生才记忆得牢固、理解得准确、运用得自如。

  5、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要求学生答题必须严谨、规范和完善,为此,我们在平时讲解习题时自身做到语言精炼,板书规范,表述完整,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试卷的评分,也从严要求,严格评分标准,注重答题的要点和文字叙述的规范,专业术语和字符的准确。同时,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学会用示意图建立起思维的平台;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谨慎操作的习惯;告诫学生在考试时思维的执着程度要适度,即既不要“打水漂”,又不要“吊死在半路上”,解题做到“一快、二准、三规范”。每次考试后,将评分标准及答案张贴在班上,让学生们熟悉,以便提高学生高考答题的质量。

四、新课教学时间及授课按排:(07年9月1日——08年1月18日)

  1、(1套单元测试卷)了解学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2课时

  2、第一章、力(共9课时)

  第一节、绪论1课时

  第二节、力,重力。1课时

  第三节、弹力1课时

  第四节、摩擦力1课时

  第五节、力的合成1课时

  第六节、力的分解1课时

  第七节、补充受力分析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1课时

  试卷讲评1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杨智老师

  3、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共7课时)

  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课时

  第二节、平衡

  条件的应用1课时

  第三节、补充正交分解法的思想1课时

  第四节、补充多个物体平衡的实例

  (隔离法、整体法)2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1课时

  试卷讲评1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李勇老师

  4、第二章、直线运动(共14课时)

  第一节、机械运动、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1课时

  第二节、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1课时

  第三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1课时

  第四节、加速度1课时

  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公式1课时

  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1课时

  第七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及应用1课时

  第八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二级结论的推导2课时

  第九节、自由落体运动1课时

  第十节、补充竖直上抛运动1课时

  节综合讲解2课时

  试卷讲评1课时

  各知识点和单元过关命题人:赵宝胜老师

  期中考试

  5、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共11课时)

  第一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1课时

  第二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课时

  第三节、牛顿第三运动定律1课时

  第四节、牛顿定律的应用2课时

  第五节、超重与失重1课时

  第六节、力学单位制、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连接体问题)2课时

  试卷讲评2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张有望老师

  6、第五章、曲线运动(共11课时)

  第一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课时

  第三节、平抛运动及规律的应用2课时

  第四节、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课时

  第五节、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计算2课时

  章节综合讲解2课时

  试卷讲评2课时

  单元过关命题人:邢淑芳老师

  7、期末考试复习6课时

【【精华】教学计划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1.【精华】教学计划锦集7篇

2.【精华】学期教学计划锦集9篇

3.【精华】教学计划锦集4篇

4.【精华】教学计划锦集7篇

5.【精华】学期教学计划锦集7篇

6.【精华】教学计划锦集9篇

7.【精华】教学计划锦集5篇

8.【精华】教学计划锦集5篇

9.【精华】教学计划锦集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