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精选】教学计划汇编8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我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简析

  学生在进入化学课堂之前,已经对一些化学制品和化学现象有所接触,他们可以列出一些简单的化学制品和化学想象,作为初三学生,从心理和知识背景上都已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的条件。他们对许多化学问题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想象,有着渴望了解化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对第一节化学课学生们会感觉既新鲜又激动,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化学这一学科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了解不多,有待于老师的培养。

二、教材总体分析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性的呈现方式吧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比如认识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空气,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溶液,酸,碱和盐等等;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分子,原子,元素等。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内容的选择都能体现知识和技能。能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四、教学、教法设想

  初中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给学生打好基础,同时要学生注意激发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计划 篇2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活动主题——同样的爱

  《同样的爱》教学活动方案

  浏阳市七宝山乡铁山中心小学 张小红

  联系电话:13755171784 电子邮箱:zxh0214@126.com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理解长辈的爱,明白长辈对自己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2、在学习中受到尊敬、关爱父母的教育,激发学生对长辈的感激之情。

  3、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无时无处不在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批评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活动准备:

  1、 有关描写母爱或其他亲情的诗歌

  2、 VCD《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3、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生鸡蛋。(上课前一天开展“护蛋”活动)

活动过程:

一、交流感受,调动情绪

  1、导语:同学们,昨天你们带了一个生鸡蛋到学校来,精心呵护着,一天下来,还安然

  无恙吗?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2、学生谈亲身感受。

  [ 联系“护蛋”活动谈感受,为感知父母的爱作铺垫 。]

二、再现情景,感悟深情

  1、你的家人关心爱护你吗?

  2、出示教材中的三幅图片,学生触景生情,产生说的欲望。让学生给图中人物真情配音,或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心故事”。

  [ 在说和听的过程中,感受父母长辈平常、无声的关爱。]

  3、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说说“妈妈的爱是什么?生活中还有谁的爱像什么?”

  [ 利用小诗中省略号所留的空间,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回归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于平凡细微处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4、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的都是爱,不同的是什么?(表达的方式不同)

  5、欣赏小品《象棋迷》

  小品通过李安没能正确处理下象棋与学习的关系,痴迷象棋,无心学习,成绩下降,爸爸严厉地批评教育他,说明了既要发展爱好,又要学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也说明爸爸是爱李安的。

  讨论:责备的目光,严厉的批评也是爱吗?

  (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6、小结:关心是爱,呵护是爱,严厉也是爱。无论是富有的家庭,还是生活相对困难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 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创造潜能,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三、感受温馨,升华情感

  1、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温馨的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出示VCD:大头儿子和一些小朋友在父亲节这天为爸爸们庆祝)

  2、有一种爱,不求你任何的回报,这就是“母爱” ;有一个人,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这个人就是“母亲”。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母亲颂》,把它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详见教材第16页)

  3、顺势引导学生讨论,除了用诗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呢?(如:给父母端茶、让座、做家务、送画、心卡、听家人的话……)让他们懂得回报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爱也是一样的。

  [ 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得到实现,掀起表达爱的高潮。]

四、知行统一,拓展延伸

  1、 利用网络或其它途径查找大人们的节日有哪些,记下日期、名称和来历。

  2、 如何在节日里表达对家人的爱呢?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可以与同学交流,听取同

  学的意见。

  3、 在节日里,实施你的方案并记下家人的反应,与大家交流,共享家的温暖。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实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向学生生活回归,打通课程与生活的通道,不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课后反思:

  为达到本节课活动目标,我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从学生生活切入,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料为手段,以学生直接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交流和领悟,让学生在自然的意境中动口动手、合作探究,感受到不同形式的爱,尽情地表达爱。

  通过课前“护蛋”活动的开展,学生初步体验了爱蛋护蛋全过程,学生有感而发。大多数学生的鸡蛋被碰碎了。有的同学把鸡蛋放在抽屉里,周围放了几本书或者毛巾,满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结果桌子被同学碰倒了,鸡蛋难逃厄运……心情沮丧;有的同学上课把鸡蛋放在书包里,下

  课拿在手上,满以为可以万无一失, 结果一不留心被抓碎了……保护好了鸡蛋的同学,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

  联系小品《象棋迷》,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批评是爱吗?。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爱的不同形式。个别同学谈到自己因误会了父母的爱,心情很后悔,我便鼓励他向家长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这样,把现实和情境结合起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高涨的情绪当中,既是一次情感的熏陶,又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活动中,发现部分孩子对父母的辛勤劳作,操持家务,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怀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当然的。也有学生认为对父母最大的爱,就是等到长大以后挣了大钱让父母过好日子。在学生中还存在很多这样不正确的认识,我们教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