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七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1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

二、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去其他老师的听课,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成绩。

  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教学安排

  二月:第五章

  三月:第六、七章

  四月:第八章

  五月:第九章

  六月: 第十章

  七月:总复习

四、复习考试

  好的耕耘,好的收获。教学工作有喜有乐也有苦。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本学期教学工作有进步。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节内容。这是新教材改版之后出现的一节内容,是几何部分初步知识,包括了多边形和圆的两部分内容,本部分内容较少、较简单。而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总条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采用观察、归纳、推理、验证的过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对现实图形的探索活动中去。多边形部分主要是对之前所学过知识的一个归纳总结,而圆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为九年级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本节课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本节课难度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简单的已知事实出发,先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

  活动经验基础: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将会进一步积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类比、合作交流法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走进情景,启动思维

  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内容:

  1、先独立阅读课本122页内容,然后小组交流.

  (1)说说哪些图形是多边形.

  (2)试着说说多边形的定义,及对角线的概念.

  (3)指出图4-22多边形的边、角、对角线。

  2、先独立阅读课本123-124页内容,然后小组交流.

  (1)试着画一个圆.

  (2)试着说说圆的定义,圆心、半径、圆心角、圆弧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既能够开发学生动脑的能力,又能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当堂检测:

  内容:

  1、从十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连出的对角线的条数是多少?

  2、过某个多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5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3、若点P在多边形的一条边上(不是顶点),再将点P与n边形各顶点连接起来,可将多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题,分了不同的层次,这样会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是学习吃力的学生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又让优等生在知识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