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

时间:2021-08-31

【必备】学生日记锦集10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日记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日记 篇1

  生命宛如一首长长的歌,伴随着岁月的弦飞逝而过,或高或低的旋律或深或浅地刻在记忆的曲谱上,然后歌声消逝,独留回忆在那张曲谱上轻轻地吟唱……

  人生的路一路走来,很容易便在那些安逸的重复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早早地把成长抛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在成长中忘乎所以地挥霍着青春。的确,我以前从未想过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校园里无数个重复简单的日子甚至曾让我感慨生活也仅仅是浮云而已,到底是生活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真的把岁月给遗忘了?

  大学一年走来,曾以为平平淡淡的生活似乎不会有结束的一天,顶多也就在为考试为将来的工作增添一丝的担忧而已,可是生活却完全让我们忘记了我们身边的一首首生命之歌正在悄然的飞逝。大学第二年,学校加强学风建设,制定制度,逼着我们学习,让有些同学感觉自己没有自由了!要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了,早应该脱掉那个还生活在象牙塔中安逸的梦了。为自己前途而努力,去接受学校的规定。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已近长大的我们确实也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去闯荡一番,带着父母的牵挂和期盼,为自己的梦想而起航,也为能让父母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而奋斗!

  所以,我每天都在埋头苦干,努力学习。在仲恺学习的日子,有朋友一起总是那么开心!

学生日记 篇2

  今天是清明节,是踏青扫墓的日子。我们全家人带水果和鲜花去给奶奶扫墓。我们还没见过奶奶呢?因为奶奶在爸爸13岁的时候就死。

  我们边走边聊,爸爸跟我说很多奶奶的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忽然想到杜牧写的《清明》就大声的念出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爸爸说:“彩虹,你背的这首诗让我想起奶奶的名字。”“奶奶叫什么?”“你猜?”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来,就央求爸爸:“我猜不出,你告诉我嘛。”妈妈接过去说:“杏花。”“妈妈是爸爸告诉你的吗?”“不是,猜的。”我又问:“爸爸对吗?”“对的就叫杏花”我问妈妈:“你是怎么想到的?”“因为他们那个年代女的都叫什么花啊草的,这首诗中只有杏花比较接近。”我恍然大悟,妈妈又让我学到知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奶奶的坟前,我们把鲜花和水果放在奶奶的墓前,祝愿奶奶在天堂开心快乐。

学生日记 篇3

  这个星期五,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写作文,题目是《洗碗》。

  晚上,吃过晚饭,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洗碗。”妈妈惊奇地看着我说:“真的吗?”我说:“当然是真的,因为我要写作文。”

  说干就干,我挽起袖子,把饭桌上的碗重叠起来,小心翼翼地端着摇摇晃晃的碗来到厨房。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水池堵起来,再把碗放进水池里,然后拧开水龙头,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这时,我把洗洁精倒进水里,因为水的冲击力,池子里顿时满是泡沫。我左手拿碗,右手拿洗碗布开始洗碗了。可我总觉得碗沉沉的、滑滑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碎一样。我更加小心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碗都洗了一遍。随后,我换上清水,把碗清洗干净。妈妈看着我洗干净的碗,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洗碗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要做好却不容易。

学生日记 篇4

  咱们的老师,真是无语啊……

  今天,是期中倒计时第4天,我们都紧张的要死。上课了,是数学课,我们赶紧手忙脚乱地拿出数学书。等了半天,只见数学老师汤老师慢悠悠地拿着一卷数学试卷走进了教室,我们都紧张了起来:“呀!要考试。”我们赶紧换成其他书。有的同学还发牢骚:“都什么时候了,还考试,想把我们累死啊?”汤老师也装作没听见,还是慢悠悠的,一张一张地发试卷。我们的心都提起来了。试卷发下来一看,同学们差点就喷血了:只见一张试卷,一面密密麻麻地印满了试题,同桌开玩笑说:“这超出20厘米,我们就看不清了。”;可另一面,只看见第一面的倒影……老师慢悠悠地说:“还有一张试卷没印,等会儿下课我去拿。”我心里暗笑那位倒霉的同学,手上拿起笔打算做题。谁知老师突然说:“我刚才就说过:还有一张试卷没印,等会儿下课我去拿。请问,试卷都还没凑齐,我会让你们考试吗?”同学们又是一阵狂喷……

  下午,英语课。老师拿着一卷“报纸”走进了教室。我因为上午的事件,早就不管它了。谁知,这次是真的……老师发下一张张试卷,什么都没说,立刻开始了听力。我又是手忙脚乱一阵,总算赶上了。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考试?不考试?咱老师,无语啊……

学生日记 篇5

  宿舍楼下有几台洗衣机,但是去洗衣服要事先办一张洗衣卡。因为冬天到了我为了省去手洗衣物的麻烦就办了一张卡。前几次洗衣服都挺顺利,但是上个周末,隔壁宿舍的同学向我借卡去洗衣服却出了问题——我清楚地记得上一次给卡里充了九块钱(三块钱一次),之后自己只洗过一次,中间也不曾借给其他人用过,按理说应该还能再洗两次,但是这次却怎么也洗不了,洗衣机旁的刷卡器上显示的剩余次数也是0。无奈同学只能再去求助他人,而我却百思不得其解。

  就这样我带着满腹的疑惑和紧锁的眉头回到宿舍,推开宿舍门的那一刻突然鹈鹕灌顶似的找到了自认为合理的理由。不会是他趁我不在宿舍拿了我的卡去洗了衣服吧……他是我的一个室友,是大二转专业转到我们学院的,因此开学一个多月才搬进我们的宿舍,因为他总是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而且各方面课程没有交集,所以我和我另外一个室友跟他并没有过太多交谈和交流,对他的品性也不是很了解。我之所以怀疑他不告而用了我的洗衣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我办洗衣卡时曾向他这个“学长”咨询过有关步骤,因此,他是肯定知道我有洗衣卡的。

  第二,虽然后来隔壁宿舍的同学也知道我办过洗衣卡,但他们“作案”实在有诸多不便,而且我与他们的相识程度总深过与那位后来者。至于宿舍里的另一个室友,他是上海本地人,换下的衣物基本都是周末带回家的,因此没有“作案”动机。

  第三,办卡之前,我曾想借他的卡看看洗衣卡是什么样子,但他却没找到,可见他的卡是丢失了。

  第四,这种日夜颠倒的游戏沉迷者连午饭晚饭都是叫的外卖,更不可能自己动手去洗衣服了,而他盆里堆的衣物却总是很快不见,想来一定是用的洗衣卡。

  第五,我的洗衣卡随意放在桌面,对于同宿舍的他来说拿取很方便。

  第六,类似的事情曾有发生。他曾经在没有知会过我的情况下到我的书桌上“借”过某一本专业课教材,也曾经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借”过我的水瓶去打热水。

  第七,他的为人实在不能给人以好感。同宿舍至今没有交过一次电费,空调租赁费也没想着分摊一下,还整天叫嚷着开空调取暖。而所有这些放在一个已经在同济本部待过一年的“学长”身上就更令人气愤了。

  第八,由于不熟,我和另外一个室友对他诸多方面总是能忍则忍,空调电费也未曾明确要求他付。所以不排除他得寸进尺,开始进犯我个人私有财产的可能性。

  ……

  我越想越窝火,又看看他若无其事地坐在那儿打游戏,键盘鼠标声此起彼伏,还有一大堆外卖零食的包装袋随意丢在门口,异味扑鼻。对,一定是他!除了这种自私自利毫不顾忌他人感受的情商低到无限的人还会是谁!我心中愤怒但又不便表现出来,毕竟六块钱不能算什么大事,而且我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然而,这次财产的'损失却让我加紧了自己的戒备之心。于是每次出门都把抽屉锁得紧紧的,当然,洗衣卡也在里面。至于那位室友,除了在心里深深地鄙视,我也懒得主动搭理这种“小人”,惹不起起码我躲得起,把自己的东西看看好还看你怎么动手脚……

  我态度的逆转是在一个星期之后,那又是一个周末,我再次往洗衣卡里充了九块钱准备去洗衣服。这次,我有意识地盯着刷卡器的屏幕,突然发现,把卡往上一放余额显示飞快地从三变成了零。我这才开始意识到可能是卡出了问题,于是我去找了宿管阿姨跟她说明了情况,又打了电话给管理洗衣卡业务的老板,得到的答复都是洗衣卡有问题。我恍然大悟,也慢慢意识到之前自己极有可能是错怪我的室友了。而现在,在写这篇思维日记的时候,更加深刻全面的反思开始在脑海浮现。

  首先,毫无确实证据仅凭自己主观臆测去论断他人是没有道理的,更是有悖于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和宗旨。就像胡适曾说过,拿证据来!所有的我自以为是的“证据”现在看来都不过是偏见的思想产物,缺乏实践的检验和客观性。

  其次,即便愤怒情绪下的思考揣测无可厚非,我之前的那些推理也很缺乏科学性。比如,凭什么我就认为他的卡没有了与我的卡被“盗用”有必然联系呢?也许人家后来又找到了自己的卡,也许他后来又办了一张卡呢……

  最后,即便他的生活作息、个人卫生难以令人苟同,但就这样给人家扣上一顶贼帽子也实在太过武断。谁说衣冠楚楚的就是君子而沿街乞讨的乞丐就没有一个好人呢。我不禁想起了《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误会与冲突不正是因为这样自以为是的傲慢的偏见吗?正如陈老师所说,所有的偏见都是傲慢的。之于我,当我把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可怜境地楚楚自怜的同时,心中的偏见之火也越烧越旺,而煽动它的正是彼时不被察觉的傲慢自我。所以,一切水落石出之时,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地位似乎对掉了,我感到无比的愧疚,对那位室友,也为我自己。

  经过此事,我更加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包括遇事冷静三思,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关注事实证据和结论的关联性,要善于自我反思等等。当然,同一屋檐下,最重要的是加强沟通交流,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