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1

  《春天在哪里》是“语文园地一”中的口语交际训练题目。这次训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找春天和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来丰富见闻,增加感受,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保证这次训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材在本次训练前的“识字1”中已经提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要求:“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快来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快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同时,第一单元教材所选编的4篇课文,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春天”的特点。这些内容为学生进行本次口语交际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伊始,我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出示课件,画面展现的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春姑娘。早就听说你们非常喜欢我,能不能唱一唱赞美我的歌,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描绘我的古诗或课文,说一说关于我的心里话呢?

  接下来,学生有的自告奋勇唱赞美春天的歌;有的背诵描绘春天的古诗;还有的学生说出对春天的心里话;很多学生还说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小结,画面展示春姑娘:我真高兴,一节课里,你们既送给了我动听的歌声,感人的故事,又送给了我多彩的图片,精美的礼物。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伸出双手,拥抱春天,把春姑娘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有兴趣的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春天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本次口语交际不足之处是有部分孩子没有参与到交际中来。以后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2

  我认为学生对春的认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是他自己发现的、感受到的春天的美和变化就可以了,儿童有兴趣发现春天,记录春天才是最重要的。本堂课我通过畅想春天、寻找春天、记录春天、拓展春天四个环节来实现学生对春天的感知。我还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把寻找春天定位在校园、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村中小路等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寻找大自然中的春天,也寻找身边的春天。在寻找中我没有局限在课堂之内,而是把对春天的观察拓展到校外,拓展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之中。我想通过为春天做“成长记录”更能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春天的变化,大自然的神奇!尤其是在观察植物的时候,学生那一脸的兴奋,那种不断有新发现的欢呼,着实让我有一番成就感。在寻找身边的春天时,学生从放学的路上,从田间地头,从房前屋后,从家中的变化,从父母的春耕中都有细致认真的观察。为春天做“成长记录”,学生兴趣十分浓厚,真正地投入其中,主动观察探究。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体验,深刻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发展了学生观察、合作、记录和整理的能力。

  春天不在书本里,春天不在教室里,春天在大自然中。培养儿童爱自然的情感不能关门闭户而应该走出去,用美好的大自然来熏陶儿童,用醉人的春风来教育儿童。大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花草树木是儿童的朋友,花鸟鱼虫是儿童探密的对象。作为教师要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欣赏他们的童心、童趣,在儿童对春天的美好情感体验中激发其探究的愿望,引导其尝试观察的方法,促进儿童与自然的情感交流。

《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3

  第一单元的课文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迷人,使孩子感受到春天的姹紫嫣红紫和多姿多彩;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上口语课时有话可说,课前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的口语交际时,播放“展示台”中“我会唱”的歌曲《嘀哩嘀哩》作为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孩子们找春天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歌中小朋友在山林里、公园里、学校里等地方看到、听到、找到的春天。孩子富有童真的歌唱和舞蹈,轻松快乐进入口语交际的课堂。孩子们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1、春天很美丽。2、我很喜欢春天。3、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我很高兴。教师以“你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爱呢?”为引子,引出学生的“我要唱春天的歌来表达春天的爱。我喜欢春天的诗。我想用图画表现春天。我也要用制作手工表现春天的美。……”让学生通过用“表现春天”的形式体现,同时,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寓教于乐,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分享自己眼中的春天,了解关于春天的一些常识,感受春天的美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不足之处:发现自己在学生讲述而又达不到教学要求点的时候,自己会耐心不足,急着请下一位学生补充,没有很好地引导上一个学生去讲话,今后务必改正。另外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还要注意留有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互想交流。

《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4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一文的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春天在哪里,亲自带学生到操场和学校附近的田野里进行教学,教学效果非常好,反思这节课总结如下:

  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其中“春天在枝头上……”、“春天在草原上……”、“春天在竹林里……”、“春天在田野里……”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还有些困难。

  而学习这篇课文时,正值春光明媚。因此我并没有急着带领学生去学习课文,而是首先把学生带到操场,让他们感受和煦的春风,观察焕发生机的植物,让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同学们找得很仔细,结果发现:校园里的柳条变绿了;冬青树的枝条吐出了嫩嫩的新芽,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全都盛开了……

  对于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并且深情地朗诵:“春天在枝头上,春天的风微微吹,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有个机灵的小朋友马上接道:“老师,春天把树木的枝头打扮得好漂亮哦!春天就在这里呀?”我知道,他理解了诗中最难的一个句子。

  于是,我又说:“刚才大家的这些发现都是春天来临的变化。你们还有别的发现吗?”接着,我又带领学生来到了学校附近的田野里,让学生在田野中找春天,结果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发现秧苗在返青,有的发现人们喜欢吃的蕹菜又长出来了,有的发现油菜花开了,有的发现蜜蜂在草丛的鲜花里采蜜……

  看着看着,人群里发出整齐的吟诵:“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秧苗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听着同学们的朗诵,我的心里高兴极了,我暗自为自己的这次活动的安排而得意。因为我感觉同学们不但很直观地感受了诗句的意思,而且增添了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增加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接下来在课堂上学习《春天在哪里》的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到位。我发现,平时不喜欢读课文的几个小朋友也读得特别认真、特别有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