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周记

时间:2021-08-31

【热门】小学周记集合六篇

  转眼间,岁月匆匆,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这一周内让你有什么启发呢?是时候仔细地写一篇周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周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周记 篇1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暑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就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周,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新鲜事儿,我挑其中最重要的几件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第一件事就是,我妈妈在暑假的第二个星期给我妹妹买了一只小乌龟。本想想让妹妹带走的,可是没想到送妹妹走时居然忘了这件事。妹妹没有带走乌龟,我们后来也忘记了这件事。有一天,姥姥来到了我们家,意外地发现了孤独地躲在角落里的乌龟。乌龟比刚买回来时瘦了许多,姥姥看了,便给了它一些饭粒。它不知是饿了,还是其它原因,立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但从它的吃相上来看,它还是不大喜欢这样的伙食。

  这周星期二,妈妈在一个养过乌龟的同事那里听说乌龟最喜欢吃肉食。妈妈便趁每次买肉的机会,向肉铺的老板要了一些剩余的肉,每天都要给乌龟放一些。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只大蟑螂掉进了乌龟的“居所”里。只见乌龟看见了大蟑螂,一口就咬了下去,把蟑螂吃了个一干二净。我们看了这一幕以后,便开始给乌龟捉蟑螂,每次蟑螂一掉进了水盆里,都会被它吃得片甲不留。

  第二件事就是,放假前,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要我们去小区里做一次义工。这个星期四,碰巧发现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几名工作人员在我们的楼下除草。我就趁此机会,去帮助他们除草、打扫卫生。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老爷爷看见了忙得不亦乐乎的我,说:“小孩子懂什么,别来捣乱!”我听了,极不服气,小孩子怎么了,小孩子就不能干活了,我便拼命地干了起来。后来,我为了逞能,抱起了一大堆杂草。没想到草里还隐藏有许多长满了刺的树枝,把我刺了个正着。再看看我的腿,也是被树丛里非常锋利的小枝划满了小口子。现在我才知道了除草工人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季里穿长裤工作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已经筋疲力尽了。通过这次难忘的体验,我了解到以前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想真正去做时,才能发现,实际上是非常辛苦的。通过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我还了解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小区里的道路经过了我们的打扫,变得干净了许多,我每次路过这里,都感觉空气是那么得清新,花儿是那么得美丽。看着周围的一草一木,我不禁会发出感叹:“这儿实在是太美了!”。

  这一周我过得非常充实,希望下一周的生活比这一周更有趣,更精彩。

小学周记 篇2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在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依靠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后的收获浅谈一下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 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我就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小石头来引入课题,小石头是学生们平常爱玩的小玩具。我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小游戏都可以跟数学有关。

  2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就设计了老师去旅游时看到猴子,编了一个小猴子给妈妈分饼吃的故事。故事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然后用问题引出了课题。学生兴趣倍增。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5。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并动手拿一个瓶子根据课文故事情节,做一个实验给学生看,让学生以看到的现象发现规律。

  6创设实践情境: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 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