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院公共事务中心的社会实践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三)档案馆

  首先,我们在负责人的代领下参观了档案存储室,共有三室,除第三室放公管中心奖状外,其余两室放原井,科技档案等矿井原始重要资料。

  其次,我们和公司职工一起学习了《关于切实加强夏季安全工作的通知》,学习了夏季防洪防汛,防雪,食堂,车辆安全,以及安全演练方面的安全知识,提升了消防意识,充分认识到夏季消防安全对单位的重要性。

  再次,我们将矿井资源的目录录入石油内部档案系统,通过积极的向老师询问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熟练掌握了录入方法。

  最后,在随后的5天的工作当中,我们能非常迅速而准确的录入原井资料,并且我们通过录入资料,熟悉了油气矿井开采时的记录流程及各指标项目,同时在要求准确录入的前提下,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打字速度大幅提升。我们也学习了石油录入系统的资料书籍,获得了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知识。我们工作的.认真积极也得到负责人的肯定,工作现场还被搬上了当地的媒体新闻。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熟悉了油气矿井开采的记录流程及指标项目,学习了有关石油资料的管理系统的书籍,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知识。在与领导和职工的合作与交流中,他们教给了我们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受益匪浅。在十多天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十名队友,从相识到熟悉,从校友到好友,我们收获了诸多友谊。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能继续合作,共进退!对的,这个社会,早也不是单枪匹马,睥睨六合的英雄、将军时代。只有懂得如何更好地和周围的朋友、同事、合作伙伴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才可能实现,先安身立命,后为家为国的壮志和理想。我们还得鞭策自己日夜前行啊!

(四)新闻中心

  1. 我们初来就被新闻中心的雷主任安排在记者办孙德臣老师处,协助他完成一些新闻的采集,新闻现场的拍摄等工作。我们有趣的记者生活算是开始啦。

  2.工作前,孙老师先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新闻中心机构的概况及主要负责的内容,又热情地教会了我们如何使用摄像机,同时还与我们深刻地探讨了生命、人生、梦想和一些他自己的记者生涯,我们听得是打心底里,暗暗的佩服着这位可爱的孙负责人。看来,我们来对地方了。

  3.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就投入到了正式而紧张的实践了。在实践中,我们不知怠倦的学习着如何进行复杂的拍摄工作,随同孙记者奔赴现场拍摄新闻,也学习了如何去讲究采访方式、采访的语言、采访的效率,特别是采访名人时等!

  4.后来我们又进入了编辑部,投入到新闻编辑的方法的学习中了。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新闻进行采集和剪切,上传给相关电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随孙老师一同对该次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拍摄,并交给来新闻中心编辑部的相关负责人。他们采集了我们的新闻,并在石油内部频道上播出。这段新闻也是我们这几天实践学习的重要资料,是我们成果的一部分。此外,我们听取了孙记者的建议,为我们队友拍摄了些简单的片花,制作成了视频。这将是我们此次实践学习归来的美好回忆。我等定当珍惜!

  小结: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除了对新闻中心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了解和学习外,还以记者的身份做着记者们每天必须辛苦做的新闻拍摄,采访等。通过与队友及相关领导负责人的合作,我们提高了自身素质,明白了其实记者的工作要真正做好是很难的。在推及各行各业,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回校我们要努力扩大知识面,为以后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有,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学会了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适应社会,贡献自己。

(五)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1. 最开始我们认真学习了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工作性质和内容。因为在周老师的耐心和负责的讲解下,我们不仅对医疗保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我们还熟悉了办理医疗保险的具体工作流程和运作模式。

  2. 其次,社保中心科长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整个机构设置以及具体职能,并安排我们到养老保险的送老师处实践学习。由于社保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精确性与细致性相当重要,所以具体交给我们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但我们还是在努力的证明我们的能力。然而这也让我们明白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能生巧,才能让人放心。

  3. 随后,我们学习了填写已报案人的慢性病报账单,即是填写已报案人的基本信息并加以盖章,作为日后领取医疗保险费的有效凭据。工作中,我们由于疏忽犯了一个小细节,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过最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改正了过来。这让我们明白了,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负责,细节决定成败。

  4. 最后我们对已报账的医疗账单进行盖章注销,对已报人员进行编号,及对一些慢性病患者进行网上报案和纸制资料的收集。

  小结:在这几天的学习实践工作中,我们感受了在油企的工作环境,克服了外界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困难,收获了很多在大学校园里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其中,最让我们难忘的事他们那种对工作的细心与责任,对每项工作都严格把关,不容许任何错误的出现,努力做到最好,切实保障领导员工的根本利益。

  实践是一次历炼,实践是一次机会,实践是一种成长,实践是一种精神。在这次实践中,虽然有过苦,有过累,哭过,笑过,开心过,但我们也变的更加成熟,更加坚强!

  (2)知行心得,感概总结

  总结起来,川西北之行,是短暂的,这我都不知说了几百遍,但是还想说。因为,这样有意义的实践,不是每一次都能有的。它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有队友们十足的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创新精神……而且一个团队里最不可少的就是积极乐观的心态,藐视八方的勇气和折冲樽的能力……这些,我们虽不完全具备,但我们努力去具备它了,这些给我们后来的实践是带来很大的好处的。在这里感受也颇多,可真正想说的,想了一个多月,现在把它写了出来。什么才是真正的实践呢?我们该怎样更好的去实践?这就是笔者实践归来困扰他的问题! 大学里的实践,众所周知,倒是一件方兴未艾的事业,它常葆着生机和活力。说到生机和活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及其广泛的运作空间,有着众多人参与,更因为他有深厚的理论源泉,其巨大活力深深植根于中外实践教育思想和各门个派的实践理论中。

  在中国古代,实践的思想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几千年居于传统文化主流,在其思想核心中,实践的思想也略见一斑。孔子不就力致推行“践仁体道”的思想吗?他早就指出“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他不是也在强调休心养德必归于“行”吗?言行一致,以行来验证言。因此,我们也就很容易明白“践仁体道”就必须亲身体验才是可行的。

  荀子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很明白的指出了行的重要性。

  宋代朱熹老先生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他用辩证对比的方法轻松简洁的阐明了这个道理。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学为之功,旦要行其知”他明确的指出“知,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他把对实践的认识提到和求知的态度,在当时算是很了不起的了。

  然而理论归理论,回到现实。说起实践倒是简单,说到有价值的实践又谈何容易?在一个相当不错的实践队里,谁都知道,如果团队没有睿智的思想,没有有超强的团队合作协作能力,没有资金的支持,怎么能取得成功?办事不力或者捉襟见肘都会影响实践的最终成果。也因而会让实践变味,如隔鞋搔痒,走马观花。

  闲言叙此,此次赴川西北公共管理中心实践归纳起来也不过是四十个字:双手合十,兄妹一家;骄阳似火,乘风破浪;苍生天下,任在我辈;水无源,则不能流远;实践之感,浅谈愚见。

  (一) 双手合十,兄妹一家

  “我们不是来度假的,是来吃苦长经验的”看当前有些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温柔旅游”,只追求活动的表现规模和轰动效应,没有系统实践内容设计,只是走出校园看看而已,我们倒反思不少。对这些形式主义,要坚决予以杜绝。我们进行了互动沟通,把思想团结集中了起来。在这十五天的实践活动中,本着积极思考,积极表现自己,多做事,少吹嘘的原则,实干且出成绩,看到灾区的断壁残垣,黄阶绿瓦,一路走来,途中再美的山岚水色,风竹花柳,轻蝉艳蝶起的只是反衬作用了,本是愉悦处,却是添作愁。我们可不能若无其事,隔岸赏柳。

  (二) 骄阳似火,乘风破浪

  十五天里,我们有很多问题吗?当然有。什么问题?

  1. 这次实践活动我们能否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2. 时间短,自身素质不够全面怎么办

  3. 课题设计的针对性和重点不明确,怎么解决

  4. 带有参观性的实践活动能学到东西吗……

  如上所举,我们只有为期十五天的短暂实践活动,所做的工作和努力能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呢?我们有很大的压力。加之大学里所学的东西有时往往和社会脱节的原因,问题就自然增多了。所以我们在课题设计上出现了很大问题。

  既然出现了问题,就必须解决。为此,我们给每个队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努力争取创新,争取进入机构内部,学习和总结经验,尽量排除了一切带有参观性质的活动,进而争取去学习更有价值的东西。在这样努力坚持后,在不断总结和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川西北公共公共事务管理中心还存在着管理业务市场性弱、盈利性差等特点。我们还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后勤福利性等因素从而使得市场性和盈利性不明显。医疗卫生和教育培训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企业内部员工,因此也没什么市场性和盈利性。由于诸多管理体制的限制,我们发现川西北公共事务管理业务的经济属性基本不具有。所以,管理中心的很多管理办法和理念带有很强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 苍生天下,任在我辈

  在这十五天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社会中到处是需要帮助的人,不论年龄,不论大小。就一个企业内部都是如此,何况是整个社会,它会让我们怎么来想象?在离退休中心工作的我们就深有感触,在一幕幕悲惨的现实面前,我们的心灵被深深的感动着,责问着!每天都有几十个人来投诉,不是因为老了没人照顾就是因工伤无钱治疗,糖尿病,脊椎病,肝癌中晚期,肺炎中晚期……他们已经为公司为社会奉献了一切。可回头自己呢?自己怎么办?公司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承担一切呀!……

  这些不仅让我们心寒,也让我们心痛。他不是简单的企业制度的问题,

  深究其本,就是我们的社会问题了!所以通过实践,我们彻底的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一寸丹心,真的,在经过这些工作后,怎么还能再容忍自己苟且偷生,歌舞升平?我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四) 水无源,则不能流远

  然而,使我们这些大学生最无能为力的数是:水无源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大的暂且不讲,大学实践的活动资源也由以前的行政划拨转为高校自筹经费。这难免导致我们社会实践活动资源不足的困难,加之由于社会实践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工作主体的部门化、活动内容的庞杂性及社会认同感不一,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明代的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他精辟地论道:“知之真切笃行除处即是行,行之明觉处即是知”,“真知之谓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然而,行之根本不被重视或被付之轻描淡写,支持的资金不足、教学创业、管理、思想工作、教学资源、社会环境、体制等都对实践没有很大的支持。那么我们许多大学生将体会不到实践的真正意义,从而对学生、学校、社会都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总之,捉襟见肘的经费、请不动的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生,现在已经算是大学实践之风里的一幅名画了吧!可我们想过了,这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社会活动育人的效果不明显。

  (五) 实践之感,浅谈愚见

  不管怎么说,可这次实践,我们除了学会如何使自己转变转型,使自己成长成才外,我们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很快成长成才的天然训练场,很重要、很关键!但是,在大学里,要真正使社会实践成为学校教学的第三课堂,这恐怕不是朝夕的事了。还得需要领导和相关部门一致协调,做到直接领导、策划、组织、全程服务、全面调控等。也许只有我们把大学的实践之事看得和四级六级一样重要,每每有领导亲自挂帅东征北伐时,社会实践才会成为对大学生、学校、社会起到应有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涓涓溪流才能得以汇成江海,进而在我们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下,能更好的让大学生与时俱进,开拓未来。这也就是“网须提纲,衣须挈领”的意思吧。该次川西北公共事务管理中心之行,从得失的层面来讲,我们经历了一次蜕变,有喜有忧。如果没有经过,我们那会这么明白当下学到的很多东西是和社会现实是严重脱节的。我们看到,只有我们把实践做好,才能更好的消除当前教育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为我们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纠正和整合基础教育的缺陷。坦率地讲,我们这些大学生,有时往往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认识不清,不会一直都冷静的了解和认为理想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现实是努力的起点之起点,因而我们也就时常容易误将理想归于现实。试想,我们如果带着混为一谈的认识在象牙塔里学上三年五载,再带着如清风如浮云的美梦走向社会,不遭到惨败,那就真的神了。

  最后,我们还最想说:我们感谢的不仅是社会,学校,而且感谢队友。因为有了这样默契的队友,我们才能从梦想中走出来,走向现实,正积极的准备着从现实中自信从容地走向梦想实现的地方。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从行求知,体验中学”,他强调“我们坚决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毛泽东也说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对啊,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是我们接受锤炼的理想场所,我们青年学生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大潮,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抱着越挑战越精彩的积极态度,才能超越自我,适应社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短短十五天,再怎么力拔山兮,再怎么纵横捭阖,再怎么力挽狂澜,总会有遗憾的地方,真的,还是觉得缺憾多于成果,浅尝辄止多于满载而归。但此时此刻,什么都不想说了,只想专一地,沙沙地在纸上写出这些不够成熟不够深邃的建议。还望读者批评指正。哦,瞧瞧,那些藏于心底挥都挥之不去的感动和那些历历在目的蓝色记忆!每一次的发言,每一次的欢声笑语,每一次的携手共进,看看都已经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我们日记里飘落的绿梅。遗憾和收获在记忆里终将一样美,缺谁都不真实,真的!感谢这次组织的队友,感谢学校,感谢我们的社会。

【关于人文院公共事务中心的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1.关于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2.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

3.关于政务中心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4.关于哥哥的写人文章

5.关于大学生在服务中心的社会实践报告

6.推荐关于儿童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7.关于儿童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8.关于孤儿院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