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孝故事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孝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故事读后感1

  这个故事和一个音乐明星有关,这个明星叫周杰伦。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感动极了,没想到周杰伦这么孝顺。

  周杰伦小时候,父母离婚了,他只能和妈妈一起生活。长大以后,有着音乐天赋的周杰伦在去一所音乐公司创作歌词。没过几天,老板发现周杰伦创作的歌词古里古怪的,没有任何人喜欢他的歌。老板决定最后给他一次机会,看他能不能创作一首好歌出来。周杰伦废寝忘食地埋头创作,可怎么也没有灵感。这时,母亲来了,她鼓励周杰伦。在母亲的鼓励支持下,周杰伦终于创作出了一首好歌。后来还除了专辑,并且从此大红大紫。

  周杰伦把自己赚来的前都交给母亲保管,并且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别人问他:“要是你女朋友嫌弃你母亲,怎么办?”周杰伦想也不想地说:“那就和女朋友再见。”可见,母亲对周杰伦来说多么重要!

  我想,周杰伦这样的大明星都能这么孝顺,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

  其实,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只要在平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们一样,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

  孝敬父母启示就这么简单。

孝故事读后感2

  姑姑送给我一本书。这本书很特别,它的名字叫《二十四孝》。我马上打开,看了起来。我读了第一篇《孝感天地》。

  这篇文章主要讲我国古代有一个圣贤的君主,他的名字叫舜。舜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取了个后妈,后妈生了个弟弟叫象。从此,舜的后妈和父亲就不喜欢他了,并且伤害他。他父亲还扬言要杀了他。但是,当舜的父母亲生病的时候,舜马上回到父母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大象跑来为他犁地,小鸟飞来为他播种。舜在河里捕鱼,遇上了狂风暴雨,可是他却一点也没事。舜孝顺父母的事,感动了首领尧。尧就把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并且还把己的王位让给了舜。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舜感动了。我要向他学习,在家做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好孩子、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和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姑姑说:百善孝为先。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二十四孝》是儿时必读的书。

孝故事读后感3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故事读后感4

  夜晚,繁星四景,我在网上看了24孝,看着看着,我泪流满面,越来越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母亲。

  王祥的生母死了,他的父亲又给王祥找了个后母,后母心肠狠毒,恨不把将王祥弄死。但人也有生病的时候,后母来王祥家不久,就生病了。对什么也没胃口,只想吃鲤鱼。那时,雪已经铺满了大地,河水结冰,怎样才能捉到一条鲤鱼呢?聪明的王祥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自己的身体将河水融化。他来到河边,躺在冰面上。他的孝顺感动了苍天,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河面的冰渐渐地化了。王祥立刻捉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把鲤鱼洗净,煮了鲤鱼汤端给后母。后母喝着喝着,眼泪就掉下来了,她十分后悔:我以前对你那么坏,你今天居然用自己的身体捉鲤鱼给我吃,我真是太对不起你了。从此以后,后母对王祥就像亲生儿子一般了。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为母亲做的就太少了。王祥从不记仇,可我平时总跟妈妈斤斤计较。王祥善良,孝顺,他是我的榜样。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同学们,

  让我们从现在起,向故事里的人物学习,做一个有孝德的人吧!

孝故事读后感5

  在周末,我读了24孝故事,有了深深的触动。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那《采桑救母》了。

  故事说:在某朝,有一孝子,为了逃避这民不聊生,而又常闹旱灾的地方,背着母亲去逃荒。

  他们来到荒山岭,母亲便饿了,对儿子说:儿啊,娘老啦,走不动了,我一个老骨头了,不想连累你。你到了县城,就享福了,你就别管我了!那怎么行!"儿答道。"儿乃娘生,怎能舍娘而去?您等着,我这就找吃的去!儿子说完就走。

  他来到一棵桑树下,看见些桑葚,便高兴起来,一边采集,一边说:娘有救了。

  就在他说话时两个强盗蹦了出来,张口便要钱,他大叫道,“我真的没有钱!"一个强盗看了看他身上,对另一个说:“大哥,这小子一根毛都没有。”强盗老大问:“你是谁来干嘛?”那人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番,

  啷个强盗感动了,便把午餐给了他,并把它放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这个人竟用孝心感动了恶人,这是不可思议的,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孝心能感化世间万物,我以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努力学习,让父母高兴,越活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