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使人获得无穷的知识。得到一本好书,就如同得到了圣水的灌溉,得到了阳光的照耀,得到了空气的滋养。书,是多么重要啊!

  我最喜欢的作家就是杨红樱阿姨了,她写的书啊,特别特别的好,每一次翻开,我都能收获不同的知识和惊喜。我之所以喜欢杨红樱阿姨,是因为她写的文章充满了“孩子气”。几天前,我还读了一本非常精彩的书,那就是《放牛班的春天》。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有着高挑个子的女老师带领着二十几个清一色的男孩子在湖畔边歌唱,并拥有了很多粉丝,还在音乐比赛中一举夺冠,拿了属于第一名的光荣与荣耀。

  我觉得,这第一名非他们莫属了——在光荣的背后,他们又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啊!

  这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不是那三个淘气包,而是那位女老师。

  她,有着一颗童心。面对主任的怀疑,没有放弃,没有沮丧。反而还买来了一个大蛋糕庆祝,还让男孩子们在玩耍中尽力了磨难,长大了,也成熟了。

  男孩子们知道了,在一个团队中,最为重要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就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有你,有我,有他。大家互相帮助,不仅让这个家充满了温馨与和谐,还让社会多了一份爱,让世界更为美好。

  这,也是我的感受。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2

  吃完晚饭后,爸爸总要和我聊上几句,每每听到他那番富有哲理的话语,我总能收获到许多东西。我很享受那段汲取知识见解的时光,这不,今天爸爸又在和我探讨着一个深奥的话题,其中还提到了一部有名的电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爸爸描述得很仔细,我被剧中的人物及情节所深深吸引,让我不得静静欣赏了这部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开始讲述了一个失败的音乐家马修带着他用心创作的音符,来到了一个狭小而阴冷的学校---池塘之底。这里大多是一些有障碍和问题的儿童,他们性格孤僻,极端叛逆,在天使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邪恶的心,我想这应该和校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吧。每到学生犯错,校长就会用及其残暴的方式惩罚学生,压制学生,并且要关禁闭15小时,这一条条残酷的校规,无不使孩子们原本纯真的心灵,溅上了不可抹去的污点。电影的开始,使我感到了一股悲伤的气息。而之后马修老师的到来,彻彻底底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他教会了这些不懂音律,甚至唱歌会跑调的孩子们美好的音乐,有那么多孩子一起,与马修老师相互协作,只要老师轻轻一扬手中的指挥棒,优美的歌声便倾泻出来,在马修老师的带领下,合唱团的歌声变得很优美,动听。是的,马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教授孩子,同时也感化了孩子。他教育孩子时,没有打骂,没有责备,有的只是理解与宽容,更多是去鼓励孩子,如何做到更好。莫翰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个顽皮的学生,时常犯错,不知被校长责罚了多少次,而他依然屡教不改,马修老师对此没有多说什么,他留给了莫翰奇反思的空间,让他自己思考,认识到事情的错误之处,叫他立即改正,并和他的母亲进行了多次交流。这显然取得了不小的效果,莫翰奇有了明显的改观,但由于校长对马修老师的不满,马修老师不得不离开学校,虽然他离开了,但孩子们对他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走时,孩子们在窗口挥动着小手,写满祝福的纸飞机从窗口飞出来。那个在二战中失去父母的小不点,在马修即将踏上离开的巴车时,跟着来了,乞求马修老师带他一起走,他欣然同意了。结局是美好的,孩子们和马修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我们也从这部朴实的影片中懂得了爱与尊重。

  从这部片子当中,我领悟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德:师德。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切勿动不动就责骂学生,要和学生讲道理多沟通,用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对待学生,要学会理解他们,有一个老师应具备的道德与责任。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为这样的好老师!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3

  我们小组今天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影片描述的是石池学校里发生的事。学生都是些教育不化的人,但在马图老师的引导教诲下走上了成功的道路。电影里的一些人物让我很感动。

  有一个名叫莫朗的男生,他以前是一个很坏的小孩,但是经过马图老师的发现,找到了他的长处,就是对音乐的天赋。于是他不断地向音乐的殿堂进军,最后长大成了有名的指挥家。

  马图老师是个教育成功的人,因为他懂得教育的方法,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他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学,而且对落后的学生也不放弃。在他的教学过程中,马图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当他离开时,学生们都在小纸片上写了一些感谢老师的话,折成飞机从楼上放飞下来给老师送行。

  我想他们的梦想也会随着这些纸飞机展翅高飞!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4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的感触很大。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过中年的马修是“池塘畔底”这所少管所的代课老师。人生似乎在这个地方更没了希望。暴戾的校长、冷漠的老师、阴森的大门、调皮的无可救药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远也犯错不断。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过中年的马修是“池塘畔底”这所少管所的代课老师。人生似乎在这个地方更没了希望。暴戾的校长、冷漠的老师、阴森的大门、调皮的无可救药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远也犯错不断。

  马修的第一节课就因为同学的吵闹而得到了校长的咆哮。同学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麦神父。因为马修独特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第一次做错了事不被体罚,第一次知道做错了事可以用负责任的方式弥补。他为了他们一次次打破自己的底线,又一次,马修突然发现怎群孩子很喜欢唱歌,马修为孩子们组建了一个音乐团,其中马修发现莫翰奇对音乐很有天赋,用他对孩子们彻底的真爱,使这些已经麻痹了的少年们,有了一丝丝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乐之梦,也成就了自己的音乐之梦。当他被恶毒的校长赶走后,孩子们折起带着祝福的纸飞机,送给这个拯救过他们灵魂的人。他们变成了爱的精灵,纷飞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开风帆,义无反顾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开新的人生篇章。

  马修以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他用音乐唤醒了这些孩子们冷漠的心,也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其实人人心中都有爱,人人心中都有一颗炽热的心,人人都能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仁慈与付出。只是,如果没有人来拨动这根爱之弦,这种炽热的心就会被封沉。而马修就是最好的拨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