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周记

时间:2021-08-31

精选初二周记集合7篇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会积累一些相应的经验,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周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周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周记 篇1

  “滴答,滴答”小雨滴来了,它来到人间玩耍,还把它心爱的小鼓带来了,一刻不停的敲着欢快的音符“滴答,滴答”

  小雨滴来了,它把欢乐也带来了。它把雨点撒向刚钻出土地的小草,小草贪婪地吮吸着亮晶晶的露珠,顿时小草舒展开了它那嫩绿的小叶子,摸起来软软的,一闻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这是小雨点的功劳!”“谢谢,别夸我了,我都被你垮的不好意思了!”小雨点一脸的高兴,显然还要做更多的好事。他又敲着小鼓,来带花儿妹妹那里。花儿妹妹背小雨点装扮了一番,曾经冬天是那张枯黄的脸,现在变得像小姑娘一样可爱,像雨后的彩虹一样鲜艳、美丽。

  小雨点又来到大树爷爷那儿,它礼貌地对大树爷爷说:“大叔爷爷,您口渴吗?”“你是谁呀?”“哎――大树爷爷,我是小雨点儿呀!您都不认识我啦!”“噢――是雨点娃娃呀!你这调皮鬼,今天怎么有时间到这儿来呀?”“今天天气好,我来玩一下。”“对了,你上次打翻了鸟大婶的窝,没来得及道歉呢,你现在去向鸟大婶道歉吧!”“好,我现在就去。”小雨点敲开鸟大婶的家门,对大婶说:“鸟大婶,对不起,把您家的窝给打翻了,您能原谅我吗?”“乖孩子,知道错了就行,大婶不怪你。”小雨点高兴地离开了鸟大婶家。

  雨停了,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小雨点呢?带着他心爱的小鼓回家了。

初二周记 篇2

  时光荏苒,一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看着桌上日渐增高的教科书,我不禁想起了初一的幸福生活:天天看小说,作业也不多,即使到了考试也不用多么紧张,上了初二,压力陡增啊!

  这不,刚刚开学,压力就与我不期而遇。“唉,英语单词怎么这么多啊!”快要期初考了,我正在紧张的复习。过了一个暑假,我已被游戏沉迷,看到许多单词由“朋友”变成了“陌生人。”若放在以前,我大可以不这么紧张,看看重点就行了。自打上了初二后,气氛就像冷却了一样。期初考前夕,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我现在不得不玩命地复习。钟表上的分针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已经到了11点,当妈妈进来为我送水果时,“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这眼神中包含着期望,还有一些心疼,父母热切的目光让我身上的包袱又厚了一层。

  这样的过程却没能换来一个不错的结果。考试时,我居然粗心到英语听力题漏做,挖空心思才填了上去;数学有那么多错误没检查出来。当成绩出来了,老师念分时,念出的我的成绩像一只箭,把我扎了个透心凉。

  “你数学、英语多少分?等等,我算算。咱俩总分一样!在看语文考多少分吧!”……下课后,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唉,身不由己啊!

  “别不高兴了,下节体活课,走,打球去!”几个难兄难弟看我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便来企图缓解我的痛苦。一听“打球”二字,我立刻一扫刚才的不快:“那还等什么,赶紧借球去啊!”仿佛刚才的那些数字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下次好好考就是了。别看我们都统统落榜,却是相当的乐观,所谓劳逸结合是也。不过几分钟,笑声已传遍了操场。

  “能承重的弹簧才是好弹簧!”这句本人原创名言已成了座右铭。没错,初二虽然辛苦,却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活是痛并快乐着!

初二周记 篇3

  吃过晚饭,去新修的道上散步。

  道路一直延伸到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就那么蜿蜒着向前,再远是一片茫茫。空气中还残存着沥青的气味,没有等来植株的黄土孤单铺开。头顶上有了乌压压一片云,大地已经做好了接受洗礼的准备。

  但似乎一直坐在路边的老头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见他一身打扮朴素,只呆呆地坐在路边,不时打量四周,用手摸摸脚下沥青,周身自有一股悲凉的气息。

  于是我猜测,这片土地上,曾有他的家。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首先要做好交通铺垫,而要建路,致使一放富有是一说,致使一放被迫离开生养的土地又是一说。老头可以来故地看就是未曾改变的夕阳,又如何再听到深夜里的呢喃?他可以在曾是家的位置上跟他自己说说话,又该如何透过沥青感受泥土的温度?

  有个女人骑车过来,载上老头在雨还未落时走了,他们消失在黑压压的云与地相接的视线尽头。

  于是我猜测,他们要去现在的房子里躲开这场雨了。

  在终有几滴雨落下来时,我有些胆颤地发现路边杂草堆中有座墓,在一个低低小丘上的墓。那小丘里,只剩一堆白骨了吧。却也还是不得安宁。

  我估摸着这座墓过些时日还是会被拆掉,我脚下现在又踩着多少尸骨,不免生出些慌张的意味来。再想想日后这条街车水马龙,树木成荫,怕是行人匆匆游魂无处可去了。别是一般滋味。

  你可曾无依?可曾安宁?可曾死别?可曾痛恨?

  但为了道义,你什么都不曾表露。

  好像你生来随处可栖,生来淡泊名利。

  可我知道你不是。那老头有牵挂,那孤坟,也有放不下。

  总有那么一天吧,道路会延伸到车流与人流的尽头,黄土会尽数被植株掩盖。在下雨时,孤魂也找不到一处可供停歇的屋檐,吵嚷的声音会叫夕阳下沉得迅速而狼狈。

  再过些年,这一带发展富裕起来,那老头可会幡然醒悟?那灵魂,只怕早已错过了轮回的时间,只得在这再不熟悉的地方里不停流浪。

  可曾听见深夜里的抽泣声?

  听到过吧。

  我知道,那都是因为一条道。

初二周记 篇4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说,这句话似乎说得很严重;可是仔细想想,就觉得十分有道理。

  古诗句中有“问渠这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跟知识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来自书本。天天读本好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言谈举止就不致“无味”跟“可憎”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能使人气度高雅,教你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鼓舞你自己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

  读书是一种享受。好书不必是宏篇巨着,或惊世之作。可以是数则精论的论述。读书的感觉犹如你在吃一种鲜果,不忍一口吞食,而是细细品尝,才悟觉风味。当然,捧一本好书时,也不必像古人圣贤读书这样,焚香沐浴衣冠楚楚,正襟危坐:却可在一方小桌上,摆一杯新茶,在阳光下慢慢读着,怡然自得,这滋味肯定让你陶醉。

  一书在手,渐渐入境。读着读着,不想东方之白待推窗远眺,只见河畔书影交织,水平波光粼粼。这时,景与物一下子都入了“诗情秋水静,画意远山明”的境界了。

  好的书籍,就像一棵不老的长青;藤,永远焕发着蓬勃生机的生机;好的书籍,就像不谢的鲜花,永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好的书籍,就像丰腴秀美的佳人,任凭岁月的流逝依然俏靥盈盈……读一点好书,有了这种感觉,岂不美哉。

  朋友,愿好书与你我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