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彼得·潘读后感4

  每个人都不愿长大,可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例外—他就是英国詹母斯。巴里笔下的小男孩彼得。潘。彼得。潘是个顽皮、淘气、会飞、勇敢、有绅士风度,又有些傲气的小男孩,他住在一个叫做永无岛的可爱小岛上。据说,要是小孩子死了,他会陪着他们走一段路,这样小孩子就不再害怕了。

  每个孩子都梦想着有朝一天,在这样梦幻的岛上住着,然后跟着彼得。潘展开各种各样的冒险,享受着惊险、有趣的旅程;又想跟着彼得。潘学习飞翔的本领,感受着在云端翱翔的自由自在;还想和彼得。潘一起到荒漠野外,机智地和坏人大干一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负担的加重,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彼得。潘,一个永远长不大,可以永恒地保持童真,永远无忧无虑的人。

  还记得高中时候看这本童话的感觉,每月必来的月考,每周必有的周考,每日中午的小练习,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在这样的“困境”里,无意中从同学那儿传到的《小飞侠彼得。潘》,我很认真、快速地读完了,那时的感觉就是“要是我能和彼得。潘一样长不大,快乐的生活在永无岛就好了!”甚至夸张到同学录里就彼得。潘与永无岛洋洋洒洒涂满了一页。

  而现今在看,别有一番滋味。都说看书看的时间,年龄段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或许现在多的是一份现实的味道吧,而不仅仅是高中时候的羡慕与崇拜而已。

  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没有了年龄的束缚,没有了爱情的牵绊,便没有了烦恼,永远无忧无虑,可这样真的好吗?我觉得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也许我们总是抱怨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就像孩童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渴望长大,初、高中时候嫌作业太多,觉得家长、老师都太无聊,总是管着我们,还有曾经初恋的种子扼杀在摇篮当中,我们抱怨着,但我们继续着,直到现在怀念那种大家都觉得苦逼的日子。生活就是这样,它由着酸甜苦辣多种滋味,或许有那么一段时间很辛酸,很苦楚,但当这些过去时,你会收货以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生命是努力的过程,是完整的历程,在这途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物,有曾经如影随形的闺中密友,有曾经为了追寻自己理想的同道中人,还有。美好的东西很多很多,不想记得的懂iye有很多很多,可是正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记忆,回忆这些东西,你会觉得生命完整的经历。

  童年的生活很美好,可终究会逝去,我们又会走进人生不同犯人阶段,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阶段,好好活,对于过去的,好好珍藏,保存那一份又一份的滋味,然后继续前行。

彼得·潘读后感5

  读了《小飞侠彼得潘》,心中无限感慨,也渴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自由,无忧无虑的梦幻岛。

  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经受不住由空中飞来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诱惑,很快也学会了飞行,趁父母不在,连夜飞出窗去,飞向奇异的“梦幻岛”。这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红人”,还有可怕的海盗,当然还有仙女和美人鱼,总之,经常出现在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这里都有。因此也就有与猛兽搏斗的打猎,有红人与海盗之间或孩子们与海盗之间的真正的战争。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后来,这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尤其是其中的大姐姐温迪,开始想妈妈了,在她的动员下,孩子们告别了给他们带来过无限欢乐的“梦幻岛”,飞回了家中。后来他们都长成了大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长大,也永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离家庭,让他们到“梦幻岛”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欢乐。

  这部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含有神奇色彩的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好像真的来到“梦幻岛”上,遇见了书中活泼可爱的人物。如果在现实中我们永远停留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时光,而且能像小飞侠彼得。潘一样学会飞那该多好!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彼得潘那样永远不会长大。没有作业的困扰,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爸妈的唠叨,没有学琴的苦恼,在自己的自由空间中自在地玩耍。

  我多么希望也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王国,在这个小小的王国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属于我自己的幻想,属于我自己的游戏,属于我自己的冒险,属于我自己的成功。能脱离成人羽翼的束缚,自己去飞个痛快,玩个痛快。

  多么羡慕你呀,彼得潘!你这个永远不想长大的男孩,你会飞翔、勇敢。你一直为着自己的飞翔而骄傲。你可知道,我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梦幻岛”。“由第二个路口向右拐,然后一直飞到天亮。”你这样跟孩子们说飞翔的路线,你可曾知道,我也在大声呼喊:“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耳旁又传来了妈妈的训斥声:“赶紧抓紧是时间复习,不要再玩电脑了,你要知道……”咳无奈,真的很羡慕彼得潘,可以在自己的小小王国里翱翔。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彼得·潘读后感6

  小飞侠彼得潘是谁?他是一个会飞的孩子,他是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

  他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但作为一个孩子,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位母亲来照料。于是他飞到凡人的世界找来了小温迪,一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把她带回“梦幻岛”。

  从温迪那,他和他的朋友们都得到了母亲般的照顾,这使他感到依恋。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也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战斗,受伤最后光荣地打败邪恶的虎克船长……但是慢慢地温迪想家了,提议要把孩子们带到她自己的家,大家依旧一起快乐的生活。这使彼得有到了深深的伤感,却还是同意了。彼得潘把温迪和她的孩子们送回家后,温迪的母亲答应接受彼得潘和小伙伴们成为家庭成员,像照顾温迪一样照顾他们。这样,一方面,彼得可以得到真正无私的母爱,但另一方面,彼得潘不得不从此长大,学习、工作。也许长大就意味着褪去一层又一层的幻想和纯真,裹上一层烦恼和忧伤。但是,这样的生活使他感到窒息,于是彼得潘毫不犹豫的选择流浪,他要的是自由,不受任何拘束。的确,当他的伙伴们被送到学校,过普通孩子的生活后,他们都为自己的选择而懊悔。慢慢地他们失去了飞的本领,他们遗忘了梦幻岛上美妙的往事,他们的生活轨迹越来越僵硬——上学,工作,娶妻,生子,老去。和常人并无二致,这种定律甚至连温柔善良的温迪也不能逃脱。只有彼得没有丢失他的本真,他依然老在外面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离家庭,让他们到“梦幻岛”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欢乐。作品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只要孩子们是欢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他们就可以飞向梦幻岛去。”

  如果说爱丽思在奇境中的游玩还带有一丝幽静的独孤感的话,那么彼得潘的周围就是一片喧闹的儿童世界,他们玩得更为尽兴,笑得更为欢畅,——他们背离成人的束缚更远更远了!

  就像郭敬明说的那样,“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我们的美妙童年也是一样。棉花糖,变形金刚,葫芦娃,橡皮筋,大榕树,满满一罐子的贴纸,弹弓……这些东西一样样离我们远去,远去的还有那种简单纯粹的友情和无忧无虑的感觉……时间就像汹涌的河水,席卷了太多我们甜蜜的记忆,纯真的快乐和简单的幸福,奔流而去,只留我们在岸边,泪流满面。

  第二个路口往右手,然后一直走,直到天亮。这是去“梦幻岛”的路。可是这只是彼得随口说的,即使漫天飞舞的风沙和年年迁徙的飞鸟也找不到。可是温迪信了,我也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