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风景导游词(3)

时间:2021-08-31

  新疆风景导游词7

  今天我将带大家去游览新疆最著名的风景区天山明珠———天池。天池位居高大宏伟的天山怀抱之中。朋友们,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个离海洋最远的、年均降水量200毫米的城市旁的高山中有那么一潭清清碧水,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美妙啊!这犹如给美丽动人的'少女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您觉得我的比喻贴切吗?

  当我置身于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体会干旱地区的燥热时,脑海中的那一潭碧水带给了我无限的湿润与凉意。我想象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此刻的感觉。朋友们,您此时此刻是否已有了与我相同的感觉。我想是的,从大家的表情上看得出,大家的好奇心早已经插上翅膀飞到了天池,不用着急,今天我们就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饱览那少女妩媚多情的眼睛。

  新疆风景导游词8

  新疆的吐鲁番有两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被称为吐鲁番盆地中一对风格不同的“姐妹城”。它们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如今虽然只留下断壁残垣,然而当年高耸的城墙依然气势恢弘,深陷的护城河轮廓仍历历在目。下面让我们带着访古探胜的心情,先去参观一下高故城吧!

  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国的历史

  游客们,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即木头沟河的三角洲地段,这座驰名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后为麴氏高昌王国和回鹘高昌王国的都城,历尽繁华,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得名和历史。

  高昌故城,维吾尔语中称为“亦都护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北史高昌传》中称它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

  高昌故城遗址→高昌的对外交流→高昌文化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当时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

  高昌王国鼎盛时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昌文化,成为高昌的珍贵遗产。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显而易见。但高昌毕竟属于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形态丰富而有趣。此外,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并擅长制作美食。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高昌人的骄傲,它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时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中,成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宝。可以这样理解,高昌故城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体底蕴,使之成为代表西域历史的典范和标本。

  讲经堂遗址→唐僧玄奘与高昌

  游客们,高昌故城废弃以后,被开垦为耕地,大部分地面建筑荡然无存,遗址保存较好的除城墙外,还有外城西南角的一座寺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驴的”前往参观。

  各位游客,请看这座大佛寺遗址,占地近1万平方米。仔细观察,这座佛寺的山门、讲经堂、大殿、藏经楼、僧舍等建筑布局,仍历历在目。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分析,其建筑年代属麴氏高昌中期,约为隋代所建。

  说起这座佛寺,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还曾到此讲过经。相传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玄奘29岁时,为了提高佛学水平,不畏艰险,从长安出发西行,沿丝绸之路到佛国印度游学取经,历时17年。由于玄类取经起初并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持,他只能夹在西域商人中出行,因为没有政府发给的公文,路上还曾受到缉拿。然而玄类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不仅从印度取得了佛经,而且返回故土,著书立说,纠正了国内僧侣对佛经种种不正确的解释,成为最具声望的一代高僧。

  回国后,玄奘的境遇与出国前迥然不同,他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高度重视,唐高宗李治在为纪念母亲而建的慈恩寺内造了一座大雁塔,专门用来供放玄奘带回来的历7部佛经。玄奘在西行路上,途经伊吾(今哈密),当高昌王麴文泰得知东土大唐不远万里来了一位求法的高僧时,便派人把玄类请来,专门安排在王宫内居住,与玄奘结为兄弟。他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玄奘留在高昌当“国师”,但不能动摇玄类西行探求真经的坚志大愿。高昌王无奈,只好请玄类讲经一月后再走。

  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鞠义泰抱住大师失声励哭,亲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唐僧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舌古佳话,以致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就有以火焰山等为场景而衍化出的美丽传奇。

  各位游客,高昌故城的参观即将结束了。望着这屡经岁月剥蚀的故城,在领略它的古老、苍茫和凝重之余,您还将作何观感呢?“曾经的辉煌将永远让人铭记”,或许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迪吧!

  新疆风景导游词9

  欢迎大家来到新疆。新疆有着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人们一踏上这里,就会被它的神奇博大、美丽富饶所吸引。相信在短短几天的游览中,新疆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瑰丽全姿的民族风情、神秘绝妙的自然景观、珍奇稀有的古迹遗踪、富饶丰盛的物产资源会让您惊叹不已。

地理概况

  游客们,新疆神奇在哪里?首先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地理概貌。新疆的地形地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三山夹两盆”。天山山脉横贯新疆,南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合抱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脉合抱准噶尔盆地。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中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和山地草原,成了新疆人民的世居之地。

  其实,更形象一点来看,新疆的地貌就像一个字,那就是疆字的右半部“畺”,其中“三横”表示三山,自北而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夹在三横中的“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北面是准噶尔盆地,南面是塔里木盆地。新疆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面积的总和。

历史文化

  辽阔的土地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新疆古称“西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居民。由于地域辽阔,交通发达,历史上曾是众多民族驰骋角逐之地。远古在南疆活动的主要是羌人,相传还有与周人有着远亲关系的赤鸟人。到了秦汉之际,新疆已形成许多“国”,史称“西域三十六国”。历史上对沟通新疆和内地关系贡献最大的要数汉武帝,公元前138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此后又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率军出击匈奴,并逐步使西域归属了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后的1500多年时间里,无数商人、官吏、使臣、僧侣沿着张骞的足迹东来西往,形成了一条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商业通道。伴随着古道上的驼铃声,古代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珍贵的药材以及火药炼制术、造纸术、印刷术传到了西方,欧洲和亚洲各国的特产以及佛教、景教及其文化艺术也流入了中国。流通在这条通道上的商品中,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即是精美华丽的中国丝绸,因此这条古老的交通线就被誉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像一条友谊的纽带,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联结在一起,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最古老的“外贸交流、文化传播之路”。

  汉代以后,丝路交通维续不衰,西域成了著名的佛教地区,天山南麓的许多石窟都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凿的。盛唐时期,也是新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特别是公元640年唐太宗平高昌,不久又打败突厥,使唐朝西部的疆域跨过葱岭,推进到了中亚,新疆成了我国关内的腹地。此时国强不怕外侮,边关大开,中外人士均可自由往来,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贸易交往空前繁荣。宋元明时期,新疆时分时合,直至清乾隆年间,西域始称新疆。公元1759年,乾隆派兵先后平定北疆准噶尔部和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使长期分裂的新疆复归统一。

旅游资源

  各位游客,在初步了解了新疆的地理和历史后,我们再来谈谈新疆的旅游资源。新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按其特色分类,可有以下五种游法:

  一是“丝路古道游”。丝绸之路因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名扬四海,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张王牌。在新疆境内,丝绸之路被分为南、中、北三条道路。三条道路中最具魅力的当数吐鲁番、楼兰、库车、喀什等地,它们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交通枢纽。

  二是“沙漠探险游”。新疆拥有世界第二、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万平方公里,因此沙漠旅游成了新疆的特色旅游项目。沙漠旅游的升温与沙漠探险及其人文色彩不无关系。居住在沙漠腹地的克里雅人、牙通古斯人,至今过着原始淳朴、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的纯净笑容和柳条夯成的简易居室,给干旱的沙漠带来了人性的美丽光芒。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沙漠旅游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有了造访和体验的理由。

  三是“草原游牧游”。新疆的天然草原约为8000万公顷(合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为5000余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8%,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新疆发展草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草原上生长着早熟禾、紫孤茅、看麦娘、鹅冠草,旷野万里,碧草连天。草原之旅,还可欣赏马术表演、叼羊表演、江格尔表演等,可参加骑骆驼比赛,让人充分领略草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四是“原始生态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已建立了1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2450多平方公里。计划建立的尚有12个,其数目之多,面积之广,居全国之冠。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现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约占新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喀纳斯湖最有代表性,其中钟林组织的新疆浪漫六日游(马背4日)是最著名的品牌。“奇绝仙境”果子沟以野果多而得名,沟内峰峦叠峙,松桦葱郁,果树丛生,被称为“伊犁第一景”。位于巩留县城外的恰西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那里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五是“民俗风情游”。新疆的民族风情是奇异诱人的,13个主要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竞技与游戏活动。赛马是哈萨克、蒙古等民族酷爱的体育活动;叼羊也是这些民族热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姑娘追”是哈萨克人特有的民间马上活动,它既展示了青年男女们精湛的骑术和健壮的体魄,又抒发和传递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新疆各族人民在饮食上也各有特色,馕、抓饭、烤羊肉等更是成为新疆食品的精华和标志,它们与新疆许多名胜古迹一样吸引着中外游客。新疆的民族手工艺品也不下百余种,其中宝石首饰、玉石雕饰、地毯、民族乐器、维吾尔族花帽、英吉沙小刀、仿古土陶等,最受游客青睐。

今日交通

  今天的新疆,交通十分便捷。航空方面,新疆目前是中国航线最长、航站最多的一个省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连接天山南北十余座重要城镇。快捷便利的航班,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完成古人数月乃至一年的艰苦旅程。铁路方面,40年来新疆已建成三条铁路。它们是: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1962年通车,全长1892公里;南疆铁路(吐鲁番经库尔勒至喀什),分两段实施通车,全长1446.37公里;兰新铁路西段(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全长460公里,1991年2月通车。公路方面,新疆已建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以乌鲁木齐为起点的主干公路达数十条之多。

  各位游客,听了我以上的介绍,想必您对新疆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吧。这仅仅是新疆的过去和现在。未来的新疆,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中,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到那时大家再踏上这片广衰的土地,和这里的各族人民欢聚一堂,一定会由衷唱响《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时代新曲。

【新疆风景导游词(精选9篇)】相关文章:

1.关于新疆风景导游词

2.关于新疆风景的导游词

3.新疆的导游词精选

4.新疆的风景作文

5.新疆的美丽风景作文

6.新疆导游词作文

7.关于新疆导游词

8.新疆导游词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