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3)

时间:2021-08-31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6

  今早锻炼完,赶紧翻出家长借给我的那本书,是那次关于用保健养生方法改变孩子性格、习惯的家长”研讨会“上借给我的。

  《求医不如求己》——多好的书名,很对我的胃口。前几天我已翻过,很好,书中介绍的方法很实用。

  “点揉太渊穴治气不够使,吸不上气。”书中的文字让我眼睛放光——中气不足,始终是我这个靠说话工作的人的一个致命弱点。每天吃参、喝雪蛤、咽诺利果,就为满足这口工作中最需要的气。

  我按图索骥找到太渊穴,简单,就在手掌跟。用手揉揉,酸酸胀胀很有感觉。虽深知用此法难以短期彰显效果,但积淀着我国几前年文明瑰宝的老中医心得,我是相信的。再说,又不花钱、又没什么风险……

  继续往下看,寻宝!

  突然,一行字映入眼帘!这、这好象与医术无关呦!怎么看都是教育理念呀!……定睛细看,是我最追求的教育理念,但又确确实实也是这位自称为”下里巴人“的老中医所推崇的医学理念。

  “不是积铢累寸,而是学一达百。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

  写得真好,深厚的国学功底,将我内心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简单而又厚重地推了出来——学习的努力,并不体现于多做题。题要做,但要少而精,要选那些能举一反三的。

  我女儿把个数学思维训练课上得让孩子手舞足蹈,很多怕数学的孩子在难题前不再有了恐惧。数学课没有作业,孩子却都能轻松提高成绩。

  我天生数学不敏感,读书时只靠努力,一旦不需要,早把数学束之高阁,数学思维也随着几十年人间风尘侵袭消失得岌岌可危。于是好奇地问无师自通的女儿有何法宝。她却轻描淡写地甩出两字:题目。

  果真,寄给千里之外来索求教育真经的培训学校校长的也只是一捆复印下来的题目。

  语文虽不如数学的题目容易典型化,但细想自己提高孩子语文成绩的经过又何尝不是追求了典型化、能举一反三题目的结果。

  我从不在课堂上做试卷,但我会自己找一篇文章,再出一堆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集中做、重点讲。我也会用各种方法围绕着类似的题目反复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无心插柳柳成荫,近几年,我们速读速记高级班小学毕业生考进重点中学的比例不亚于专门培训尖子生的名校老师。我想,这”饮半盏当知江河滋味,拾一叶尽晓人间秋凉。“的教育理念当推头功。

  其实,在教育中真正追求高效率的老师理念是一致的,方法是相通的。

  那次,为了找到那名海小的数学尖子生在镇海初中三年后失利的原因,我请了与我们合作教高段数学的叶老师给这个学生”诊断“。分析完学生当场做的试卷后,叶老师对学生说出的一番话一直令我深思:你是就题做题,其实你应该看到题目就想到解题的方法。题目千千万,可解题的方法就那么几种。

  原来,这个学生初中两年一直是刚出校门老师所教,题海战术、满堂灌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整理思路,老师又缺少引导。结果,数学尖子生三年名校出来后不仅成绩不再骄人,连都几近丧失。如此严重的后果,罪魁祸首居然是那些不能让人举一反三的题目!

  晨读收获多多,赶紧记上几笔,给自己的生命之树抹上点色彩。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7

  最近在看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这套书。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中医知识讲的有声有色,即使,不懂中医得人也能看懂。其中有很多简便易学的养生方法,很容易掌握,让我毛色顿开,心情豁然开朗!

  人们常说:四十岁前人找病,四十岁后病找人。这话确有道理。四十岁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总感到疲乏无力,头发脱落、关节肌肉经常酸痛,每天工作下来很累,力不从心啊!方才意识到养生的问题。和朋友、客人谈起这本书,他们说几年前就看过了。呵呵,看来这真是一套很受百姓欢迎的好书呢。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8

  近期看了中里巴人着的《求医不如求己》很有意思,他讲的是中医,黄帝内经,深不可测的内容讲解的浅显直白,易理解,易操作

  文章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总有人争论中医是哲学还是科学,其实无论是哲学、科学、医学,都不过是生活的工具而已,不要反过来把生活投入到它们的套子中去,反而成了‘生活是为了哲学和科学’。科学是人类的奴仆,而不是统治我们的主人。某些时候,这些学科门类更像装载不同能量的容器,有的方,有的园,有的可方可园,有的可大可小,有的是钢铁制造的精密容器,有的是橡胶做成的伸缩气囊。不要企图要用小的容器来装在大的,也不要企图用方的容器来装载圆的,我们发明这些工具不是为了互相装载的,也不是为了互相替代的,而是用来方便的,用来顺手的。吃饭可用饭勺、可用筷子、叉子;喝汤用勺,吃面用筷,方便而已,哪有优劣呢?人们发明的东西,不论是哲学还是科学,不过是想让我们的生活更自由、更宽阔,而不是让我们的思想更拘束、更狭隘。

  寒蝉不可能为了冬天叫早,麻雀不可能为大雁引路,别和小河的鱼论大海的事,装在套子里的人随时都想用套子套人。再宏伟的殿堂也供人来居住的,您去膜拜它,它就盛气凌人,您若端坐大堂上,它不过是您家的客厅、厨房。

  我们总是怀着卑微的心走进华丽的艺术殿堂,其实,那些艺术品哪个不是在等待我们去鉴赏品评呢?否则他们让我们看到又有什么意义呢?

  感觉像金庸小说的大侠,将高深的功夫信手拈来,一花一草皆具杀伤力。剑气无形,看似无招胜有招,各门各派融会贯通。佩服不已。近日因跑步中不知何故,突然腿痛。翌日,膝盖肿痛难行,于是开始求医之路,西医拍片,检查膝盖,没有什么问题,有些积液,慢慢吸收,开了些药;中医推拿按摩,筋拉伤。最后告知软组织受伤没法检测,没有更好的方法,热敷、慢养。就是忙了半天你仍然不知原因,最后自己想,听人讲,吃了些活血通络之药,采取一些方法,渐渐好了。有时候感觉身体有点点的不适,但要说清楚却很难,常常被忽略。当有痛感的时候,判断不出原因。当很容易判断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没有可以治疗的手段。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可以当做美好的愿望。生病的时候更像盲人摸象,所以希望多些这样的书可以让我们多些了解,因了解不致产生更多畏惧,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病。《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9

  近日买了一些书,交替着看,第一本看完的就是求医不如求己,我看书的兴致很少能高过电视剧,这一本确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起因当然是脸上的青春痘,去年底痘痘来了一次大爆发,我曾在心理无奈地想,不是说任何事情都有好坏面么,长痘痘能有什么好的一面的?!可是居然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让我开始学习调养身体。

  话说去年请了2次假,到深圳最好的中医院找网评最好的医生看了2次,每次开一星期药,加上一些西药共花了700多,医生说一个月一疗程,我这个情况得两三个疗程,钱就不说了,每个星期都要请假,关键是吃那么多西药,喝那么多中药,一点效果都没有,最后到了喝进去就反胃想吐的地步。

  就我现在学的一些皮毛中的皮毛,都觉得那医生给我开的药太马虎草率了,没有结合我身体实际情况开药,以致后来反胃想吐,都是药物与身体的不适应性造成的副作用。都说深圳的中医收费贵又没水平,很多香港人都去广州看病,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可是她有一句话影响了我,她说我是湿热体质,虽然这个话在现在看来相当的片面。

  她说我是湿热体质,我才去网上关注食疗,养生,到后来买了一本求医不如求己。

  

【《求医不如求己》读后感】相关文章:

1.《求医不如求己》胃经篇读后感

2.求医不如求自己读后感

3.求己不如求人作文1200字

4.关于独立的作文:求人永远不如求己

5.求人不如求己议论文

6.求人不如求己作文800字

7.求人不如求己的小学作文

8.求人不如求己议论文3篇